[实用新型]一种包装载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86868.9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1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汝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骏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73/00 | 分类号: | B65D73/00;B65H1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李肇伟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载 | ||
一种包装载带,包括带体和设在带体上的凹坑,所述带体上设有一组上重复排列的凹坑组,所述凹坑组由两个以上具有不同形状的凹坑排列而成。本实用新型原理:由于带体上相邻凹坑的形状不同,载带卷绕后,相邻层对应的凹坑无法重叠在一起,所以每层载带相对独立,便于卷盘载带的自动放卷,从而能实现载带的自动上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是一种包装载带。
背景技术
包装载带一般包括带体和设在带体上的凹坑,该种载带用于包装半导体器件,如LED、红外线接收头等,半导体器件装入载带上后,载带卷绕在卷盘上以缩小包装体积。现有的包装载带上的凹坑形状相同且呈一字排列,其卷绕后,相邻层的载带上的凹坑可能会重叠在一起,导致两层载带难以分开,即卷盘不能自动放卷,所以该种载带也无法实现自动上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载带,包括带体和设在带体上的凹坑,所述带体上设有一组上重复排列的凹坑组,所述凹坑组由两个以上具有不同形状的凹坑排列而成。本实用新型原理:由于带体上相邻凹坑的形状不同,载带卷绕后,相邻层对应的凹坑无法重叠在一起,所以每层载带相对独立,便于卷盘载带的自动放卷,从而能实现载带的自动上料。
作为改进,所述凹坑由模具注塑而成。
作为改进,所述凹坑组由六个具有不同形状的凹坑一字排列而成。
作为改进,所述凹坑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凹坑连通。
作为改进,同一组的不同凹坑的凹槽位置不同。
作为改进,所述带体卷绕在卷盘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带体上相邻凹坑的形状不同,载带卷绕后,相邻层对应的凹坑无法重叠在一起,所以每层载带相对独立,便于卷盘载带的自动放卷,从而能实现载带的自动上料。
附图说明
图1为载带立体图。
图2为载带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包装载带,包括塑料的带体2和设在带体2上的凹坑11,所述凹坑11由模具注塑而成,带体2的长度根据需要设置,带体2越长,凹坑11数量越多,装载的半导体器件越多。
如图1、2所示,所述带体2上设有一组上重复排列的凹坑组1,所述凹坑组1由两个以上具有不同形状的凹坑11排列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凹坑11组由六个具有不同形状的凹坑11一字排列而成;所述凹坑11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与凹坑11连通,同一组的不同凹坑11的凹槽12位置不同,如凹槽12可以设在凹坑11的前端、中部或后端,不同位置的凹槽12与凹坑11组合形成不同形状。载带装完半导体器件后,卷绕在卷盘上,当需要上料时,再通过自动放卷等工艺实现自动上料。
本实用新型原理:由于带体2上相邻凹坑11的形状不同,载带卷绕后,相邻层对应的凹坑11无法重叠在一起,所以每层载带相对独立,便于卷盘载带的自动放卷,从而能实现载带的自动上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骏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骏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868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C板的钢片贴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门窗玻璃的拆装固定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