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静脉置管固定和防压疮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85501.5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0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麻晨洋翾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信方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7 | 代理人: | 孟会贤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固定 防压疮 敷料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深静脉置管固定和防压疮敷料,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侧相接;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粘贴层和第一背衬层,第一粘贴层和第一背衬层粘合在一起;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粘胶层和第二背衬层,第二粘胶层和第二背衬层粘合在一起;第二固定部还包括垫高层,垫高层粘合在第二背衬层的外层。通过设置第二固定部和在第二固定部,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固定时,可以采用U型固定法,固定更牢固,防止置管脱出,可以避免活动时置管对皮肤产生的摩擦;设置垫高层,能够保证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置管,解决了压力性损伤问题。设计合理,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临床意义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静脉置管固定和防压疮敷料。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术后,需要对穿刺部位和留置于外面的置管和置管接头进行固定。传统的医用敷料只能覆盖穿刺处,常常会导致置管固定不牢,容易脱落;置管外露部分与患者的皮肤摩擦接触,患者产生不适感;置管接头直接与皮肤接触,易出现压力性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深静脉置管固定和防压疮敷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换药敷料只能覆盖穿刺处,固定不牢,需要护士反复粘贴置管,置管接头处产生的压力性损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静脉置管固定和防压疮敷料,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侧相接;
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粘贴层和第一背衬层,所述第一粘贴层和所述第一背衬层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粘贴层和第二背衬层,所述第二粘胶层和所述第二背衬层粘合在一起;
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垫高层,所述垫高层粘合在所述第二背衬层的外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覆盖层,所述覆盖层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侧相连,所述覆盖层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条形的粘片,在所述第二背衬层上设置与所述粘片相对应的贴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为透明敷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圆角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背衬层的外层下部设置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一端与所述第二背衬层的外层固定连接,所述条形结构另一端通过第一粘贴结构与所述第二背衬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贴结构为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勾面设置于所述条形结构的内层上,所述魔术贴的毛面设置于所述第二背衬层外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易撕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背衬层外层侧缘设置矩形胶布,所述矩形胶布粘贴于所述第二背衬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背衬层和所述第二背衬层为透气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贴层和所述第二粘贴层外层设置防粘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以将深静脉置管采用U型固定,从而使置管固定更牢靠,减少了导管脱出发生的概率;减少了反复进行胶布的重新粘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了置管来回摆动或摩擦皮肤给病人带来不适感。
二、通过在第二固定部增加垫高层,能够实现采用高举平台法将深静脉置管固定,减轻了深静脉置管接头对患者皮肤的压力,降低了皮肤产生压力性损伤的可能性。
三、将第一固定部设置为透明敷料,第一固定部固定深静脉置管的穿刺部,将其设置为透明敷料,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观察穿刺部的渗血情况,一旦出现状况,能够及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85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折边机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车间专用排尘换气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