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尘杯过滤网刮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82196.4 | 申请日: | 2021-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20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姚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米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9/10 | 分类号: | A47L9/10;A47L9/16;A47L9/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范圆圆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尘杯过滤网刮灰装置,包括:尘杯,所述尘杯铰接有一杯盖;所述尘杯内设置有一旋风锥,所述旋风锥的外侧套设有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套设有一刮灰板,所述刮灰板与所述过滤网接触面设有多个刮灰台,多个刮灰台绕过滤网轴线方向排列;所述尘杯外侧壁设有一与尘杯内部连通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设有带动所述刮灰板下行的驱动组件。通过刮灰台与过滤网外侧壁配合,对过滤网的外侧壁进行刮灰处理,多个刮灰台绕过滤网轴线排列,刮灰台减小与过滤网的接触面接,提高刮灰过程中对过滤网的清理效果,减小清理过程中拆卸零件导致装错影响除尘效果的现象,同时减小拆卸过程中导致环境二次污染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刮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尘杯过滤网刮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手持吸尘器中,普遍采用旋风分离结构,旋风分离结构中过滤网采用网孔式,导致旋风过程中,大量的头发、棉絮以及灰尘吸附于过滤网的外侧,清理过程中需要将尘杯、过滤网等零件拆下来,但拆卸步骤繁琐并会出现装错的现象影响吸尘器的除尘效果,并且拆装过程中会导致环境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尘杯过滤网刮灰装置,包括:尘杯,所述尘杯铰接有一杯盖;所述尘杯内设置有一旋风锥,所述旋风锥的外侧套设有一过滤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套设有一刮灰板,所述刮灰板与所述过滤网接触面设有多个刮灰台,多个刮灰台绕过滤网轴线方向排列;
所述尘杯外侧壁设有一与尘杯内部连通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设有带动所述刮灰板下行的驱动组件。
优选地,驱动组件包括:
按压块,所述按压块沿所述移动槽长度方向运动,所述按压块延伸至所述移动槽的外侧设有一按压部,所述刮灰板设有与按压块配合的驱动部,所述尘杯设有用于所述驱动部运动的定位槽;
配合块以及拉簧,所述配合块设于所述移动槽内,所述配合块与所述拉簧配合带动所述按压块沿所述移动槽上行。
优选地,按压块设有一接触部,按压块下行延伸至尘杯外侧,接触部与尘杯配合带动杯盖绕铰接点旋转并带动尘杯打开。
优选地,刮灰板整体呈现喇叭状设置,所述刮灰板一侧与过滤网接触,另一侧与尘杯内侧壁抵接。
优选地,过滤网采用金属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刮灰台与过滤网外侧壁配合,对过滤网的外侧壁进行刮灰处理,多个刮灰台绕过滤网轴线排列,刮灰台减小与过滤网的接触面接,提高刮灰过程中对过滤网的清理效果,减小清理过程中拆卸零件导致装错影响除尘效果的现象,同时减小拆卸过程中导致环境二次污染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尘杯过滤网刮灰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尘杯过滤网刮灰装置整体结构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尘杯过滤网刮灰装置整体结构剖视图二。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尘杯2.杯盖3.过滤网4.刮灰板5.刮灰台6.移动槽7.按压块8.按压部9.驱动部10.定位槽11.配合块12.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米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米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82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后恢复用辅助型恶露排出约束带
- 下一篇:成型平台装置及3D打印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