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椎椎间滑脱复位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81577.0 | 申请日: | 2021-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肖春林;赵凯;罗嘉全;钟艳春;刘禄林;尹文超;刘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8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崔雷 |
| 地址: | 341099***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椎 滑脱 复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腰椎椎间滑脱复位器,包括直角棱台结构的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第一复位块面向腰椎的接触面设有多个固定针,第一复位块横截面积最小的一端设有第一竖杆,第一竖杆上可拆卸连接有上限位件,第一竖杆还活动连接有位于上限位件下方的连接板,通过连接板连接有第二竖杆,第二竖杆的下方连接第二复位块,第二复位块还与第一复位块活动连接,并可沿第一复位块竖向往返活动移动,第二竖杆上还连接有可收纳或者展开的下限位件,下限位件分布于第二复位块的上方,下限位件呈展开状态时,下限位件与第二复位块垂直,固定针加强固定效果,复位时,上限位件可防止滑脱,增加复位稳定性的同时,可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声表面波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椎椎间滑脱复位器。
背景技术
腰椎滑脱是指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滑移椎体对后方的神经结构造成压迫并引起神经症状,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受累、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疾病。
以往是采用椎弓根螺钉在上棒时的提拉,来使滑脱的椎体复位。然而这样的复位方式,因手术难度高,容易出现断钉断棒的情况,致使复位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复位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椎椎间滑脱复位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腰椎椎间滑脱复位器,包括第一复位块和第二复位块,所述第一复位块为直角棱台结构,所述第一复位块面向腰椎的接触面设有多个固定针,所述第一复位块横截面积最小的一端设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上可拆卸连接有上限位件,所述第一竖杆还活动连接有位于所述上限位件下方的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竖杆平行分布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的下方连接有呈直角棱台结构第二复位块,且所述第二复位块横截面积最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块还与所述第一复位块活动连接,并可沿所述第一复位块竖向往返活动移动,所述第二竖杆上还连接有可收纳或者展开的下限位件,所述下限位件分布于所述第二复位块的上方,并且当所述下限位件呈展开状态时,所述下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复位块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位块和所述第二复位块连接可拼合成一个长方体结构,并且此长方体结构的宽度为8mm~1cm。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针垂直分布于所述第一复位块的腰椎接触面上,并且此接触面的前后两侧棱边上均固接有多个呈等间距间隔布置的固定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位块的连接端面设有滑块,在此滑块的前后两侧各开设有个安装通道,在此安装通道内固接有至少三个外凸的滚珠,并且多个滚珠呈等间距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复位块的连接端面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滑槽,并且所述滑块装配在所述滑槽内后,所述滚珠与所述滑槽的左右侧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杆上设有螺纹段,所述上限位件为螺帽,在所述上限位件的外壁固接有两个相对分布的操作杆,并且两个所述操作杆呈倾斜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限位件包括转轴套和限位板,所述转轴套与所述第二竖杆轴接,所述限位板垂直固接在所述转轴套外壁,通过转轴套围绕所述第二竖杆水平旋转,从而控制所述下限位件的展开或者收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81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储一体化微电网用一次主回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地环境土壤采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