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中子屏蔽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79741.4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3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礼;周亚林;苏明;高凡;谭辉;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聚能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1/12 | 分类号: | G21F1/12;G21F5/06;G21F5/12;G21F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李绪亮;古波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子 屏蔽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中子屏蔽容器,包括底座、容器主体和顶盖,所述容器主体设置于底座上,顶盖设置于容器主体上;所述底座、容器主体和顶盖由内至外均包括内层、吸收层、保护层和外层,所述吸收层具有轻元素材料,保护层具有硼元素材料。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中子屏蔽容器,能减少设备的质量和体积,提高放射源容器、手套箱、源库等产品的防护安全和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中子辐射源防护结构、屏蔽容器及手套箱,属于强中子辐射源防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子核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子放射源在工业、农业、科研和医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中子放射源的物理半衰期较长,中子射线和γ射线的能量较高,所以在其生产、运输、利用和退役等阶段都必须考虑中子放射源的慢化和屏蔽防护问题,一旦在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处理不好,将会对社会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
中子辐射防护的原理是将能量在0eV~1keV的慢中子吸收,将能量在1keV以上的中能中子、快中子以及高能中子减速。所以,在选用防护材料时,须包括轻元素吸收层和重元素保护层;轻元素吸收层的作用是吸收慢中子,但在吸收、减速中子时会产生二次γ射线;重元素保护层的作用则是屏蔽入射的γ射线,减速快中子,同时,可屏蔽轻元素吸收层在吸收、减速中子时所产生的二次γ射线。
传统的中子防护装置,重元素保护层一般选用碳钢、铅板等重核素进行非弹性散射,把中子能量慢化到1MeV以下;轻元素吸收层一般选用水、石蜡、聚乙烯、混凝土等低密度富氢核素进行弹性散射,使其进一步慢化和吸收。对于一些强中子辐射源,因放射出的中子能量较高,采用这种防护方式,必须采用很厚的屏蔽层才能起到防护效果,所造成的结果就是设备体积大、质量大、造价高,且非常不便于中子源的操作、储存和运输。
储存类防护装置主要包括放射源容器、源库等,大体结构类似,主要由底座、桶身、提手及顶盖等组成。
操作类防护装置的主要产品为手套箱,手套箱由箱体、手套接盘、窥视窗、照明灯、密封门、检修门、进排气风口及工艺接口等组成。手套箱分为薄壁和厚壁两种,厚壁手套箱多用在具有放射性的场所。
传统厚壁手套箱一般是在薄壁手套箱的外侧铺设铅板、含硼聚乙烯、聚碳酸酯、厚碳钢板等屏蔽材料(尺寸一般较厚),使其达到辐射防护的能力。采用这种方式的厚壁手套箱,体积大、质量大、造价高,且为一体式,不利于后期整改,灵活性小,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强中子辐射源防护结构、屏蔽容器及手套箱,本实用新型能减少设备的质量和体积,提高放射源容器、手套箱、源库等产品的防护安全和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强中子辐射源防护结构,由内至外包括内层、吸收层、保护层和外层;所述吸收层具有轻元素材料,保护层具有硼元素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内层和外层作为框架其固定作用,通过设置具有轻元素材料的吸收层,轻元素材料是指含氢元素的材料,能阻滞中速中子,减速比较慢的中子;在设置具有硼元素材料的保护层,硼元素可以作为具有大吸收截面的元素能较好吸收中子且不释放γ粒子。本使用通过设置具有轻元素材料的吸收层,和具有硼元素材料保护层,具有非常好的强中子放辐射性能,且由于吸收效果好,厚度只需要现有技术的60%左右,重量只有现有技术的50%,能够大幅减少设备的质量和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层的材质为聚乙烯、石蜡或聚丙烯。
在上述方案中,聚乙烯、石蜡或聚丙烯作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分子中具有较多的氢元素,能够对强中子进行很好的减速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铝基碳化硼。
在上述方案中,铝基碳化硼具有质量轻、耐磨且热中子吸收截面高、吸收中子的能量范围宽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聚能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聚能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97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