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负压罩的双层智能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77926.1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3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金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卫印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6B3/46;E06B7/16;E05F15/73;E05F15/652;A47H23/01;B41F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4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机 负压罩 双层 智能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印刷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负压罩的双层智能门系统,设置于负压罩侧壁处,负压罩开设有出入口,双层智能门系统包括第一层门、第二层门和中间通道,第二层门覆盖出入口,第二层门与负压罩之间设置有用于启闭第二层门的启闭装置,第一层门位于负压罩外侧,中间通道位于第一层门和第二层门之间,中间通道一端与第一层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负压罩固定连接,在第二层门打开时,中间通道与负压罩连通。本申请中,通过第一层门、第二层门与中间通道的设置,对负压罩内油墨挥发的有毒气体进行阻挡,进而减小了进入负压罩内时有毒气体逸出至车间环境内的概率,达到减小了对车间环境的污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刷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负压罩的双层智能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机在进行印刷工作时,印刷用的油墨会散发出有害气体,因此常将负压罩罩在印刷机外部,负压罩内呈负压状态,利用负压气源将油墨散发的有害气体抽走并进行净化处理,以减少有害气体在工作车间的扩散。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进入负压罩内为印刷机送料或检修,会在负压罩侧壁的出入口处设置启闭门,一般的启闭门与负压罩铰接设置;在进入负压罩内时,拉动启闭门将启闭门打开,进入到负压罩内后随即拉动启闭门关闭。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工作人员在进出负压罩内时,会让启闭门处于打开状态,油墨散发的有害气体会穿过启闭门打开时的缝隙进入车间环境内,对车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小对车间环境的污染,本申请提供一种印刷机负压罩的双层智能门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印刷机负压罩的双层智能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印刷机负压罩的双层智能门系统,设置于负压罩侧壁处,负压罩开设有出入口,双层智能门系统包括第一层门、第二层门和中间通道,第二层门覆盖出入口,第二层门与负压罩之间设置有用于启闭第二层门的启闭装置,第一层门位于负压罩外侧,中间通道位于第一层门和第二层门之间,中间通道一端与第一层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负压罩固定连接,在第二层门打开时,中间通道与负压罩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层门设置在负压罩外侧,在进入负压罩需要先穿过第一层门进入中间通道内,通过第一层门将工作人员和车间环境隔开,然后打开第二层门进入负压罩内,由于此时第一层门为关闭状态,负压罩内油墨挥发的有毒气体被第一层门阻隔在第一层门内侧,进而将有毒气体和车间环境隔开;通过第一层门、第二层门与中间通道的设置,对负压罩内油墨挥发的有毒气体进行阻挡,进而减小了进入负压罩内时有毒气体逸出至车间环境内的概率,达到减小了对车间环境的污染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启闭装置包括槽轨和丝杠,槽轨与负压罩固定连接,丝杠两端分别与槽轨两端转动连接,丝杠穿设与第二层门内,丝杠与第二层门螺纹连接,丝杠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件来驱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第二层门沿槽轨滑动,丝杠为第二层门的移动提供动力,同时槽轨为第二层门的移动进行导向,在第二层门覆盖出入口时,第二层门关闭,在第二层门远离出入口时,第二层门打开;通过槽轨和丝杠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二层门的启闭,同时提高了第二层门启闭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层门设置有人体红外感应器,人体红外感应器与第二层门固定连接,人体红外感应器与驱动件通过电控线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人体红外感应器来感应第二层门处是否有人,在人体红外感应器感应到有人时,人体红外感应器控制驱动件来将第二层门打开,不再需要工作人员施力将第二层门打开,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打开第二层门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人体红外感应器设置有两个,两个人体红外感应器分别位于第二层门内侧壁和外侧壁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卫印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市卫印印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7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