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地下室加腋板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77845.1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2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赖哲;涂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海峡(厦门)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0 | 分类号: | E04G11/40;E04G13/02;E04G1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6111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地下室 加腋板 加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室加腋板加固装置,包括模板、背楞、横轴钢筋、纵轴钢筋、紧固套件,紧固套件包括紧固螺栓、紧固螺母、水平钢筋、压块,紧固螺栓旋转穿过紧固螺母将水平钢筋进行限位,水平钢筋与紧固螺母间设有压块,紧固螺栓根部与横轴钢筋刚接,紧固螺栓自根部向头部依次穿过模板、背楞、紧固螺母上对应配套孔洞,板顶钢筋沿顶板上端水平设置,板底钢筋沿顶板下端水平设置,斜撑钢筋沿加腋板下端倾斜设置,两板底倾斜钢筋底端之间水平刚接有连接钢筋,顶板、加腋板内设有若干纵轴钢筋,本装置提高了混凝土成型质量,提升模板使用效率,使施工受力体系更合理,大大提高混凝土荷载的承重性,提高地下室加腋板施工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地下室加腋板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室顶板覆土越来越厚,要求覆土1.8m,地下室设计时框架梁高越来越大。为满足设备管线设置和建筑净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很大的地下室层高。为了减少土方开挖工程量,避免施工时采用降水措施,宜尽量减小层高。而《高规》规定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的地下室顶板应采用梁板结构,且无梁楼盖、空心楼盖综合造价较高,因此这两种楼盖体系在实际工程中并未广泛使用。针对以上特点,一种新的楼盖体系,加腋板楼盖体系正得到广泛使用。加腋板体系是在现浇混凝土框架中,仅设置主框架梁而不设其它次梁,楼板由带有加腋斜板的平板组成的新楼盖体系。
模板工程是保证加腋板砼施工质量,加快加腋板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结合本工程加腋板的特点、规模,选择适宜的模板及模板支撑、加固体系,是加腋板模板工程施工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侧压力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由于加腋板坡度较大而且转折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在地下室顶板处根据施工图纸尺寸,进行放线定位,以确保加腋板顶部与地下室顶板相接定位准确,加腋板底部做控制标高点,保证底部标高的准确且加腋板顶部及底部与地下室顶板相接形成的阴角顺直,且加腋板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固性必须符合要求,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和混凝土在顶板加腋处的荷载交大,浇筑时容易导致模板偏位、甚至出现涨模、爆模情况,导致成型的混凝土出现外观质量问题,解决以上问题迫在眉睫。需要一种切合实际的加固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地下室加腋板加固装置,以解决传统加腋板加固方式由于加腋部分混凝土荷载较大,且对模板拼缝要求高,容易发生涨模,模板拼缝错位等情况,导致混凝土成型质量较差,观感较差,需要进行返工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地下室加腋板加固装置,包括模板、背楞、横轴钢筋、纵轴钢筋、紧固套件,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横向模板、第二横向模板、加腋模板、柱模板,所述背楞包括上背楞、下背楞、倾斜背楞、柱背楞,所述横轴钢筋包括板顶钢筋、板底钢筋、板底倾斜钢筋、连接钢筋,所述紧固套件包括紧固螺栓、紧固螺母、水平钢筋、压块,所述紧固螺栓旋转穿过所述紧固螺母将水平钢筋进行限位,所述水平钢筋与所述紧固螺母间设有所述压块,所述紧固螺栓根部与所述横轴钢筋刚接,所述紧固螺栓自根部向头部依次穿过所述模板、所述背楞、所述紧固螺母上对应配套孔洞。
一种新型地下室加腋板加固装置,两所述板底倾斜钢筋底端之间水平刚接有所述连接钢筋,两所述加腋模板下端与所述柱模板上端固定连接,两所述板底倾斜背楞下端与所述柱背楞上端固定连接。
一种新型地下室加腋板加固装置,所述板顶钢筋沿顶板上端水平设置,所述板底钢筋沿顶板下端水平设置,所述斜撑钢筋沿加腋板下端倾斜设置,所述顶板、加腋板内设有若干纵轴钢筋。
一种新型地下室加腋板加固装置,所述板顶钢筋、所述第一横向模板、所述上背楞孔洞位置与长度尺寸互相配套,所述板底钢筋、所述第二横向模板、所述下背楞孔洞位置与长度尺寸互相配套,所述板底倾斜钢筋、所述加腋模板、所述倾斜背楞孔洞位置与长度尺寸互相配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海峡(厦门)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海峡(厦门)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7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镜连接结构及感应灯
- 下一篇:一种印刷机负压罩的双层智能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