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环境监测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76257.6 | 申请日: | 2021-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0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庞长泷;彭昆国;杨林锋;余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知行道合(江西)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刘华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京***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携带 环境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环境监测仪,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外侧两侧侧壁上安装有把手,装置主体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顶端固定连接有盖板,固定框架内部中空,固定框架内侧螺栓连接有监测仪本体,升降装置下端外表面安装有从动锥型齿轮,从动锥型齿轮啮合连接有主动锥型齿轮,主动锥型齿轮中部插设有旋转轴,装置主体下方设置有支撑板,装置主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底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实现监测仪本体上下运动调节,当监测仪本体伸出装置主体,便于工作人员监测环境质量;当监测仪本体缩回装置主体,避免监测仪沾染灰尘,同时便于移动装置主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环境监测仪。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
的影响更大。
现有的PM2.5监测装置一般固定安装在室外,使得监测仪容易沾染灰尘,同时存在不方便移动的缺点,而且现有的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一般设置有电动升降结构,但电动升降结构一方面会导致装置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电动部分会增加装置的重量,进一步不方便设备的移动,从而不利于环境监测装置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环境监测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环境监测仪,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外侧两侧侧壁上安装有把手,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顶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固定框架内部中空,固定框架内侧螺栓连接有监测仪本体,所述升降装置底端与装置主体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下端外表面安装有从动锥型齿轮,所述从动锥型齿轮啮合连接有主动锥型齿轮,所述主动锥型齿轮中部插设有旋转轴,所述装置主体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装置主体底部下表面四角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通过螺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下表面四角处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连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左侧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右侧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也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下表面两端安装有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二固定筒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固定筒内插设有第二卡杆,所述第二卡杆与第二固定筒顶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卡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位于前端两根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与第二卡杆相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螺纹杆,所述从动锥型齿轮设置于螺纹杆上,所述螺纹杆上端螺纹连接有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底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滑动杆,所述固定板远离升降套筒的一端与滑动杆滑动配合,所述升降套筒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架。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旋转轴远离从动锥型齿轮的一端贯穿装置主体后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装置主体外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靠近装置主体侧壁的一端通过连通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筒内插设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固定筒与第一卡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卡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配合,当第一凸块位于第一限位槽中,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卡杆可以卡入凹槽内。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转盘远离旋转轴的一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把手上套设有橡胶套。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滑动杆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知行道合(江西)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知行道合(江西)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6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交通系统的交通导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细胞制剂分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