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的卡合式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72727.1 | 申请日: | 2021-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1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钱思兰;金晨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陈强 |
| 地址: | 330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输液 针头 脱落 合式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的卡合式固定装置,本装置用于将插于输液瓶上的针头固定于输液瓶上;它包括可插于输液瓶瓶颈部并抵在输液瓶封盖顶部且限制其下移的上卡合部,还包括环抱于针头固定部底部的输液管上并抵在针头固定部侧壁上、或环抱于滴壶底部连接的输液管上并抵在滴壶底部侧壁上且限制其上移的下卡合部,还包括将上卡合部和下卡合部两者连于一起的连接板,所述上卡合部和下卡合部两者之间的间距通过调节机构可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的卡合式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诸如ICU病人或需长期输液病人来讲,输液时间长,在实际中发现,由于病人卧床输液时病人反身或受到外力因素经常会对针头产生拉拽现象,此时针头经常会从输液瓶上脱落,此时需要医护人员时刻注意针头被拉出的问题发生,为解决此问题,医护人员会使用绳将输液器捆绑于输液瓶上,但此方式并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对于危重等特殊患者而言,针头被拉出后还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造成针头污染,进而对输液瓶内药液造成污染,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可防止输液器的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输液器针头脱落的防止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的卡合式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防止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的卡合式固定装置,本装置用于将插于输液瓶上的针头固定于输液瓶上;它包括可插于输液瓶瓶颈部并抵在输液瓶封盖顶部且限制其下移的上卡合部,还包括环抱于针头固定部底部的输液管上并抵在针头固定部侧壁上、或环抱于滴壶底部连接的输液管上并抵在滴壶底部侧壁上且限制其上移的下卡合部,还包括将上卡合部和下卡合部两者连于一起的连接板,所述上卡合部和下卡合部两者之间的间距通过调节机构可进行调节。
所述上卡合部包括连接于连接板上部并间隔设置的上卡板,两个上卡板的中部呈弧形并可环抱于输液瓶瓶颈部上,两个上卡板的延伸端间隔设置构成插入口。
所述上卡板的延伸端端部向外侧弯曲构成弧形。
所述上卡板为塑料板或金属弹簧片。
所述下卡合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下卡板,两个下卡板间隔设置,且两个下卡板的内侧分别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弧形槽,两个下卡板上的弧形槽一一对应并构成圆形,输液管位于两个弧形槽之间,且两个下卡板的端部间隔设置构成输液管入口。
所述下卡板为塑料板或金属弹簧片。
所述下卡合板的延伸端外侧壁上设有弧形凹槽,还包括套在两个下卡合板延伸端的弧形凹槽内的环状弹性带。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板,所述下卡合部连接于所述滑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向内侧弯曲构成U形滑槽,位于连接板两侧的两个U形滑槽相向间隔设置,所述滑板位于两个U形滑槽之间且滑板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U形滑槽内;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沿连接板长度方向延伸并开贯穿连接板的线性开口,所述滑板上开设有螺纹孔,还包括锁止螺栓,所述锁止螺栓贯穿线性开口并螺纹连接在滑板上的螺纹孔内,且所述锁止螺栓的旋转部抵在线性开口两侧的连接板侧壁上。
与所述连接板侧壁接触的锁止螺栓旋转部上设有直径大于旋转部的摩擦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人民医院,未经江西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2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准气体生产的充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钟表机芯加工用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