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层气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71656.3 | 申请日: | 2021-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9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高雄;李财;赵晋国;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宁扬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张学元 |
| 地址: | 0423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气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层气过滤装置,包括罐体和蓄水箱,罐体的左侧壁下方设置有进气口,罐体的右侧壁设置有与蓄水箱底部相接的进水管,罐体的内腔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均流室、雾化喷头、除雾器和滤层组,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蓄水箱顶部相接的回流管,罐体的内腔位于均流室的下方设置有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罐体的左侧壁设置有控制器,蓄水箱的底部设置有与进水管相连通的排水管,进水管和回流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升压泵和第二升压泵,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滤网,蓄水箱的内腔顶部设置有高压冲洗喷头。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煤层气进行喷雾除尘作业的同时,回收使用清洁用水,节约水资源,降低废水的排出量,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层气过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层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煤层气是与煤伴生、共生的气体资源,指储存在煤层中的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要成分,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在开采出来后,煤层气中会含有大量的灰尘杂质,影响煤层气的质量,因此在煤层气开采出来后一般需要进行除尘作业。传统的除尘方式一般采用水洗吸收灰尘,但是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并且由于煤层气中还含有酸性气体,在水洗的过程中还会吸收酸性气体,导致水洗后的水呈酸性,大量排出会影响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煤层气过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层气过滤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对煤层气进行喷雾除尘作业的同时,回收使用清洁用水,节约水资源,降低废水的排出量,保护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煤层气过滤装置,包括罐体和蓄水箱,所述罐体的左侧壁下方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罐体的右侧壁设置有与蓄水箱底部相接的进水管,所述罐体的内腔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均流室、雾化喷头、除雾器和滤层组,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与蓄水箱顶部相接的回流管,所述罐体的内腔位于均流室的下方设置有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罐体的左侧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设置有与进水管相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闸阀,所述进水管和回流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升压泵和第二升压泵,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蓄水箱的内腔顶部设置有高压冲洗喷头,所述蓄水箱的右侧壁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二闸阀,所述电磁阀和第一升压泵通过控制器与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均流室的截面呈漏斗状,所述均流室的内腔设置有分流块。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气体进入罐体后,进入均流室后可以对气流进行分流,从而使气体可以在均匀分布的状态下进行喷淋,提高喷淋除尘的有效性。
优选的,所述分流块的截面呈菱形,且分流块的组合轮廓呈倒三角形。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从上到下进行移动的气体进入均流室后,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经分流块的分离而较为均匀的分布在罐体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除雾器包括以倒“V”字形除雾单体均匀排布组成,且下方两组倒“V”字形除雾单体之间连线的中垂线与相邻上方的倒“V”字形除雾单体的中垂线重合。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煤层气经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结合而分离出灰尘后,含灰水汽的煤层气进入除雾器后,经倒“V”字形除雾单体的作用,使水汽汇集而落下,降低煤层气中的水含量。
优选的,所述滤层组采用蜂窝状活性炭。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经除雾器降低水含量的煤层气进入由蜂窝状活性炭组成的滤层组后,可以进行充分的干燥除湿。
优选的,所述上液位传感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和第一升压泵打开,所述下液位传感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和第一升压泵关闭,且下液位传感器位于罐体底部回流管的进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宁扬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宁扬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1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