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的小型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71186.0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9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宋璐;武永红;卢基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33 | 分类号: | H01R13/533;H01R13/03;H05K7/20;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王洪江 |
地址: | 52398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小型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电流的小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设置在连接器壳体内的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连接器壳体上设置有插槽;连接器壳体上设置有贯穿连接器壳体外侧壁的安装槽;连接器壳体上端还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位于上排端子头部位置处的连接器壳体上;连接器壳体上端的散热孔位置处还设置有散热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器壳体上开设多个用于安装端子的安装槽,并且端子完全裸露,同时通过在上排端子头部位置的连接器壳体上设置散热孔,从而增加端子的散热效率;通过在散热孔处设置散热薄膜,通过散热薄膜增加端子头部的散热效率;通过采用高导电率铜合金以降低材料本身的电阻,减少发热,实测能跑1.26A Max电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电流的小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一种通过连接端子的接触来实现电流和/或信号传输功能的常用电子器件。电连接器通常包括分别内置有连接端子的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通过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的插拔连接,使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端子连通或断开,来实现电流和/或信号传输的导通或切断。
现有的连接器因受到连接器壳体因空间限制,散热不好,导致连接器最大只能跑0.50A的电流。例如CN103107439B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包括有公端子,所述公端子由插接部和铆压于插接部后端的焊线部构成,所述插接部是由多股金属丝绞合而成。所述母连接器包括有由铜管制成的母端子。
该专利通过采用多股金属丝绞合形成公端子的插接部,再与焊线部铆压成一体,而母端子则采用铜管,从而可以在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对接时输送大电流,经测试,每根端子可承受5A的电流,用作检测的端子也能承受3A的电流,可满足给高容量电池快速充电使用要求。
但是,该专利是对端子进行相应的处理,即再端子上缠绕多股金属丝,显然这样并不能解决连接器由于散热问题导致的小电流问题,而且连接器壳体空间受限,并不能安装较大结构的端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电流的小型连接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连接器的散热问题,从而实现连接器能够跑大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电流的小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以及设置在连接器壳体内的相互配合的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所述的连接器壳体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插槽;
所述的连接器壳体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的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贯穿连接器壳体外侧壁,且所述的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完全裸露;
所述的连接器壳体上端还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的散热孔位于上排端子头部位置处的连接器壳体上;
并且所述的连接器壳体上端的散热孔位置处还设置有散热膜。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槽两侧为相应的挡板,所述的安装槽内的挡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卡接端子的卡槽。
作为优选的上排端子、下排端子采用高导电率铜合金制成,以降低材料本身的电阻,减少发热。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上排端子包括第一连接臂a和第一连接臂b,所述的第一连接臂a和第一连接臂b之间设置有第一固持部;
所述的第一连接臂a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接触端,所述的第一连接臂b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焊接端。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接触端为马蹄形结构,所述的第一焊接端与第一连接臂b形成L型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固持部向第一接触端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的第一固持部一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卡接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臂a的宽度从第一接触端至第一固持部不断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1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