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刮刀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69061.4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3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向萍;王会芳;肖敏;何舒;符美英;严婉荣;赵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6B1/08 | 分类号: | B26B1/08 |
代理公司: | 海南盛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6005 | 代理人: | 陈景帅 |
地址: | 571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刮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刀,包括刀头和刀柄,刀头包括刀片和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刀柄内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活动置有联动直板和螺杆,联动直板和螺杆铰连接,联动直板头部设有与连接孔匹配的凸头,伸缩槽尾部内部设有匹配螺杆的螺纹,螺杆上连接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位于刀柄外部,螺杆尾端设有杆座。采用在刀柄内设置有伸缩槽,内置活动有联动直板和螺杆,联动直板头部与刀片采用连接板和凸头的卡接结构,它具有使用方便,极大地方便了后期的刀头替换,提高了操作效率;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调整刮刀长度,适应性高,使用方便,在不使用时可进行刀头收纳入伸缩槽的头部,防止刮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分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刮刀。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分离法,是一种用子实体的某一部分来分离菌种的简单易行方法,分离时极易污染杂菌。刮刀作为用于组织分离的刀具,在使用时,把病原菌的菌丝或者孢子从植物病部刮下来,每次使用完毕后,需要实时烧刀头,然后才可以再继续进行分离工作,烧刀头时间长,增加了操作时间,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刮刀,具有易更换操作、易调整刀片长度和刀片收纳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刮刀,包括刀头和刀柄,所述刀头包括刀片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刀柄内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活动置有联动直板和螺杆,所述联动直板和所述螺杆铰连接,所述联动直板头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匹配的凸头,所述伸缩槽的槽尾内壁上设有匹配所述螺杆的螺纹,所述螺杆上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位于所述刀柄外部,所述螺杆尾端设有杆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凸头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直板的尾端设有T形圆盘,所述螺杆内设有T形槽,所述T形圆盘置于所述T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T形槽的下部为圆槽。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槽的槽头宽度大于所述刀片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形状为T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在刀柄内设置有伸缩槽,内置活动有联动直板和螺杆,联动直板头部与刀片采用连接板和凸头的卡接结构,它具有使用方便,极大地方便了后期的刀头替换,提高了操作效率以及减少了烧刀头的操作时间;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调整刮刀长度,适应性高,使用方便,在不使用时可进行刀头收纳入伸缩槽的头部,防止刮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刮刀的刀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刮刀的伸缩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刮刀的联动直板和螺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1刀头;11刀片;12连接板;121连接孔;2刀柄;3伸缩槽;31槽头;32槽尾;33螺纹;4联动直板;41凸头;42T形圆盘;5螺杆;51T形槽;511圆槽;6紧固螺母;7杆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90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膜机构
- 下一篇:混凝土搅拌站粉料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