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松动的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68373.3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4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市金正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24 | 分类号: | F16B39/24;F16B37/00;F16B13/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卓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0 | 代理人: | 陈雪梅 |
地址: | 36212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动 螺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松动的螺母,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的外壁设置有限位环,所述螺钉的外壁且位于限位环的底部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螺钉包括螺帽,所述螺帽的底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限位环包括环体,所述环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环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槽。该防松动的螺母,通过螺钉上的第一限位块与待固定件进行初步限位,避免限位螺钉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转动的情况发生,再通过限位螺母带动限位环上的第二限位块与待固定件进行二次限位,同时限位螺母上的第二卡槽与限位环上的第一卡槽相咬合,达到简单方便多级防松动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该螺母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松螺母、自紧螺母是一种常见的紧固防松螺母,包括机械防松、铆冲防松、摩擦防松和构造防松等,防松螺母起源于国外,它是以特殊的工程塑料永久的附着在螺纹上,使内外螺纹在缩紧过程,工程塑料被挤压而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极大地增加了内外螺纹之间的摩擦力,提供了对振动的绝对阻力,这一阻力完全分布在内外螺纹的整个啮合段,而且该摩擦力与内外螺纹之间的缩紧压力无关,不同于以往的止退方法,靠的是螺丝缩紧后的压力而产生的摩擦力起止退作用,一旦螺丝稍松,压力减少,摩擦力即迅速消失而失去止退作用,以致螺丝松脱,但塑料防松方式受环境影响,不能满足高温和严寒要求,必须要探索一种新的防松技术。
传统的螺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松动而脱落的情况发生,故而提出一种防松动的螺母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松动的螺母,解决了传统的螺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松动而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松动的螺母,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的外壁设置有限位环,所述螺钉的外壁且位于限位环的底部设置有限位螺母;
所述螺钉包括螺帽,所述螺帽的底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
所述限位环包括环体,所述环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环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槽;
所述限位螺母包括螺母主体,所述螺母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卡槽相咬合的第二卡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限位环的内部开设有与螺钉对应的通孔,所述限位螺母的内部开设有与螺钉对应的螺纹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在螺帽的底部呈圆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在环体的顶部呈圆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为锯齿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别在环体的底部和螺母主体的顶部成圆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所述螺帽、螺杆和第一限位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环体、第二限位块和第一卡槽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该防松动的螺母,通过螺钉上的第一限位块与待固定件进行初步限位,避免限位螺钉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转动的情况发生,再通过限位螺母带动限位环上的第二限位块与待固定件进行二次限位,同时限位螺母上的第二卡槽与限位环上的第一卡槽相咬合,达到简单方便多级防松动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该螺母的使用稳定性。
2、该防松动的螺母,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在螺帽和环体上呈圆形阵列分布,使得该螺母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避免该螺母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磨损严重或断裂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延长了该螺母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市金正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州市金正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83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结构线条灯
- 下一篇:一种防爆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