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套管及高压输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67022.0 | 申请日: | 2021-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0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杉;刘泽洪;王绍武;郭贤珊;黄勇;宋胜利;李金忠;卢理成;李鹏飞;周建辉;王航;姜喆;侯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2G7/00;H02M7/04;H02M7/23;H02J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套管 输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压套管及高压输电系统,涉及输电技术领域,利用空气强迫对流原理对高压套管进行降温,实现高压套管的高效散热。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套管包括导电杆和空气强迫对流装置,导电杆内形成有风道,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强迫对流装置包括风机,风机可将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口吹入风道内。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套管用于高压输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套管及高压输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压输电过程中,用于高压输电的高压设备需要长时间的承受高电压,大电流以及强机械负荷的叠加作用,内部存在很高的电、热以及机械应力。其中,高压套管作为高压设备中常用的重要部件,其内部的导电杆也需要承受高电压以及大电流,会在高压套管内部产生一定的热量。由于导电杆内部持续产热,在导电杆外的绝缘套又会导致热量无法有效散出,从而引起高压套管的温度升高,导致高压套管出现绝缘失效的情况。
为了解决高压套管内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常见的解决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传统自然冷却的基础上对高压套管的体积和尺寸进行改动,通过将导电杆做粗,增大其比热容和散热面积,降低发热量;另一种是采取液体冷却方式,如利用换流阀冷却系统,将换流阀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体引入到高压套管的导电杆内,对导电杆进行充分冷却,然后冷却液体再从导电杆内流动至换流阀冷却系统中。
上述解决方式中,如果采用增大体积和尺寸的方式,则会出现高压套管的尺寸增大、重量增大,制造成本也会增加。如果选用冷媒介质进行液体冷却,由于冷却液体需要在换流阀冷却系统和导电杆之间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可能存在冷却液体泄漏到套管内部及换流阀阀厅中的风险,安全隐患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套管及高压输电系统,能够在保持高压套管原有尺寸和避免冷却液体泄漏的前提下,实现高压套管的高效散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套管,包括导电杆和空气强迫对流装置,导电杆内形成有风道,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强迫对流装置包括风机,风机可以将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口吹入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压套管,因为导电杆内形成有风道,而风道又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得内外空气可以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进行流通。同时,还包括有空气强迫对流装置,空气强迫对流装置中的风机可以通过进风口将外部空气吹入风道内,使得导电杆内部发生空气强迫对流现象,加快内部空气流动,将内部的热量带出,从而避免高压套管的温度过高,出现绝缘失效的问题。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压套管,通过风机将外界的空气吹入导电杆内部的风道中,利用空气的强迫对流对导电杆进行降温,在保持高压套管原有尺寸和避免冷却液体泄漏的前提下,实现高压套管的高效散热。
进一步地,空气强迫对流装置也可以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风机的风压、风机轴承温度和导电杆的温度,控制器则可以根据检测的风机的风压、风机轴承温度和导电杆的温度控制风机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传感器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具体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及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风机和进风口之间,用于检测吹入风道内的气流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出风口外,用于检测从风道内流出的气流的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导电杆外壁,且设置于导电杆的轴向的中部位置,用于检测导电杆上的温度;第四温度传感器位于风机的轴承处,用于检测风机的轴承温度。
进一步地,空气强迫对流装置还可以包括通风管路,通风管路包括有进风管路和出风管路,风机可以通过进风管路与进风口连接。进而将外界空气吹入到导电杆内的风道中。
进一步地,风机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7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钢带冷轧机出料清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饲料膨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