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冲压模具自动化精定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66251.0 | 申请日: | 2021-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5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董家玲;贾晓峰;马望;徐勇;曲智;蔡义剑;姚朋;王兴伟;佟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4 | 分类号: | B21D37/14;B21D37/1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张瑜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冲压 模具 自动化 定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冲压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新型冲压模具自动化精定位结构,其包括模具本体、嵌装在模具本体内的定位单元以及与该定位单元相连的驱动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精定位结构,该精定位结构可相对模具本体运动,用于定位待冲压的零件,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提供给定位单元运动时所需的动力,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待冲压零件的精准定位,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多种零件的冲压定位工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冲压模具自动化精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势,目前被广泛应用在零件加工领域。为保证冲切过程中零件质量的一致性,模具上的零件定位结构对产品质量起到关键作用。传统的模具定位一般为固定结构,其对冲压工序间的取、放件机械手动作轨迹要求较高,在冲压自动化生产线高速生产过程中,易出现机械手无法顺利取、放零件情况,影响正常生产;此外,传统固定式精定位结构稳定性不足,零件尺寸易发生波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冲压模具自动化精定位结构,其通过对关键单元如驱动单元和定位单元的具体定位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相应的可解决传统冲压模具定位稳定性不足,零件尺寸易发生波动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多种零件的冲压定位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冲压模具自动化精定位结构,包括模具本体、嵌装在模具本体内的定位单元以及与该定位单元相连的驱动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精定位结构,该精定位结构可相对模具本体运动,用于定位待冲压的零件,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提供给定位单元运动时所需的动力。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活塞杆固定面板与精定位结构相连。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导板,其位于模具本体和精定位结构之间,用于减少新型精定位结构运动过程中的阻力。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板通过螺栓与模具本体相连。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嵌装精定位结构的凹槽。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精定位结构通过机械加工获得,其上表面与模具本体的上表面平齐。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精定位结构靠近模具本体外部的一侧作为定位面,该定位面与待冲压零件的型面相适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冲压模具自动化精定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冲压模具自动化精定位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冲压模具自动化精定位结构的等待位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零件,2-模具本体,3-导板,4-气缸活塞杆,5-活塞杆固定板,6-精定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6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剥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清理碎屑功能的钼板钻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