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限流器的车载充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64772.2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2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玉琪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00;F04B39/06;F04B49/10 |
代理公司: | 宁波鄞州科易德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6 | 代理人: | 陈园园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流 车载 充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限流器的车载充气泵,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出气口,包括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机、偏心轮、曲柄、活塞、气缸、控制开关、限流器和继电器;偏心轮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曲柄一端与偏心轮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活塞;活塞安装于气缸内,活塞在曲柄的带动下在气缸内做活塞运动;气缸远离活塞的一侧设置有输出口,输出口上连接有气管,气管穿出出气口设置;控制开关一端与电机电连接,另一端与继电器电连接;限流器与继电器连接,继电器通过电线与外置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限流器的车载充气泵使车载充气泵在供应电流不稳定的情况下保证充气泵不被烧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限流器的车载充气泵。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业越来越发达,行驶在公路上的货运卡车也越来越多。卡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路况不好的道路时会发生尖锐物扎破轮胎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补胎操作,常规的补胎操作需要去专业的汽车维修店进行,耗时长,且很多时候不能马上找到汽车维修店。
轮胎保护剂,俗称补胎剂/补胎液,是一种含有多种高分子化学材料的混合物,适用于各种电动车、摩托车及大中小型汽车橡胶轮胎,对小孔径的轮胎刺孔有比较好的效果,当轮胎被扎后可使用补胎剂应急处理,一般处理后可继续行驶上千公里,在这期间内可以到维修店进行维修。
补胎剂作为一种含有多种高分子化学材料的混合物,在使用时需要借用车载充气泵将其打入到轮胎中。车载充气泵一般具有方形或类似结构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电机、活塞等动力组件。
目前,每个车载充气泵都设有自己的额定电流,当供电设备电流不稳定时,容易超过车载充气泵的额定电流,导致车载充气泵烧坏。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充气泵进行了一些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限流器的车载充气泵使车载充气泵在供应电流不稳定的情况下保证充气泵不被烧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限流器的车载充气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气口,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偏心轮、曲柄、活塞、气缸、控制开关、限流器和继电器;所述偏心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曲柄一端与所述偏心轮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塞;所述活塞安装于所述气缸内,所述活塞在所述曲柄的带动下在所述气缸内做活塞运动;所述气缸远离所述活塞的一侧设置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穿出所述出气口设置;所述控制开关一端与所述电机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限流器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通过电线与外置电源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控制开关、限流器、继电器的限位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用于走线的线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远离输出端的一端对应设置有散热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与所述继电器对应设置有出线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外设置有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包括整体呈圆筒状的筒体和若干翅片,所述翅片等间隙分布在所述筒体的外圆周壁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翅片上设置有若干等间隙分布的通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通孔上设置有导向窗。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窗朝向远离所述圆筒的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筒体采用铝合金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充气泵在壳体内的电机上连接有控制开关、限流器和继电器,在供电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下,当流过限流器的电流超过了车载充气泵的额定电流,限流器可阻止超过额定电流的电流流过充气泵,以保证充气泵不被烧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玉琪,未经郑玉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4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互式神经网络训练装置
- 下一篇:智能测试的消防炮立体老化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