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电池模组及使用电池模组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64706.5 | 申请日: | 2021-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6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政杰;余海亮;林水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583;H01M10/613;H01M10/6567;F16F15/023;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陈卓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机构 电池 模组 使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缓冲机构、电池模组及使用电池模组的装置,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若干个阻尼器,阻尼器包括筒部和轴部,轴部的一端延伸至筒部中并能够相对于筒部轴向运动,筒部的内部与轴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阻尼液的阻尼腔;筒部和/或轴部用于承受电池模组的电芯施加的力;以及存储件,存储件具有存储腔,存储腔与阻尼器的阻尼腔相连通。可有效缓冲和释放电芯产生或受到的力,提高缓冲效果,并且在电芯对筒部或轴部施加的力较大时,阻尼腔中的阻尼液可排出至存储腔中存储,存储件即可同时对电芯进行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机构、电池模组及使用电池模组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通常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中的若干个电芯。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或运输过程中,会受到振动,易对电芯及外壳产生作用力而导致其受损,并且,电芯充放电过程中,会导致其发生膨胀,若干个电芯的膨胀则易产生较大的作用力,而该力难以释放,易导致电芯和外壳发生形变,并且电芯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需对电芯产生或受到的力进行缓冲。
但是,现有的对电池模组的电芯产生或受到的力进行缓冲的装置,缓冲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机构,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缓冲机构对电池模组的电芯产生或受到的力进行缓冲的缓冲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冲机构,应用于电池模组上,电池模组具有若干个电芯,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若干个阻尼器,阻尼器包括筒部和轴部,轴部的一端延伸至筒部中并能够相对于筒部的轴向运动,筒部的内部与轴部的外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阻尼液的阻尼腔;筒部和/或轴部用于承受电池模组的电芯施加的力;以及存储件,存储件具有存储腔,存储腔与阻尼器的阻尼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机构,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和存储件,且缓冲组件包括若干个阻尼器,阻尼器包括筒部和轴部,轴部的一端延伸至筒部中并可相对于筒部轴向运动,且筒部与轴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阻尼液的阻尼腔,在将缓冲机构设于电池模组中时,筒部或轴部可承受电池模组的电芯施加的力,使得轴部可相对于筒部轴向运动,阻尼腔中的阻尼液即可对轴部的运动进行阻碍,阻尼器形成粘性阻尼,其缓冲效果优于弹簧等弹性件的缓冲效果,可有效缓冲和释放电芯产生或受到的力,提高缓冲效果;同时,存储件具有存储腔,存储腔与阻尼腔连通,在电芯对筒部或轴部施加的力较大时,阻尼腔中的阻尼液可排出至存储腔中存储,存储件即可同时对电芯进行散热,从而可实现对电芯进行缓冲的同时对其进行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阻尼器还包括弹簧,弹簧套设于筒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不仅可进一步提高对电芯的缓冲效果,并且还可起到对筒部和轴部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复位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部,各阻尼器的筒部或轴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部不仅可对各阻尼器进行支撑,以利于阻尼器安置,并且,利于阻尼器通过第一支撑部与电芯接触,以提高各阻尼器与电芯之间作用的均匀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相对间隔设置;阻尼器的筒部和轴部中的一个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且另一个连接于第二支撑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相对间隔设置,且各阻尼器设于两者之间,不仅利于各阻尼器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其整体性,且利于缓冲组件在电池模组中的安置,提高缓冲组件与电芯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性,保证缓冲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具有导通腔,导通腔连通于存储件的存储腔与阻尼器的阻尼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47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控制柜通风降温装置
- 下一篇:显示器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