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卡混凝土导管的格构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63251.5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3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飞;仲鑫;石军;赵堃;臧天光;仲伟;董强;马鸣;褚萌;包雪洁;李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怀柔***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导管 格构柱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卡混凝土导管的格构柱结构,属于格构柱桩施工的领域,其包括格构柱桩本体,所述格构柱桩本体包括多根格构柱,多根所述格构柱同轴设置,且多根所述格构柱固定连接,在位于最底端的格构柱端部四周分别固设有圆形钢管。本申请改善了混凝土导管连接处外丝扣会与格构柱底端卡住,导致混凝土导管无法上提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格构柱桩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卡混凝土导管的格构柱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坑支护机构中,竖向支承机构是由立柱和立柱桩构成,立柱一般采用格构柱。
目前,格构柱桩中灌注混凝土时,需要将混凝土导管伸入到格构柱中,随着浇筑混凝土逐渐上提混凝土导管,在上提混凝土导管时,混凝土导管连接处外丝扣会与格构柱底端卡住,导致混凝土导管无法上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混凝土导管连接处外丝扣会与格构柱底端卡住,导致混凝土导管无法上提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卡混凝土导管的格构柱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卡混凝土导管的格构柱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卡混凝土导管的格构柱结构,包括格构柱桩本体,所述格构柱桩本体包括多根格构柱,多根所述格构柱同轴设置,且多根所述格构柱固定连接,在位于最底端的格构柱端部四周分别固设有圆形钢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位于最底端的格构柱底端设置圆形钢管,使格构柱底端形成弧面,在上提混凝土导管时,能够避免格构柱卡住混凝土导管。
可选的,相邻的所述格构柱之间通过连接角钢连接,所述连接角钢下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由靠近所述格构柱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格构柱的一侧斜向上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角钢底端设置为倾斜面,在上提混凝土导管时,避免连接角钢卡住混凝土导管。
可选的,所述连接角钢上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由靠近所述格构柱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格构柱的一侧斜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角钢上端设置为倾斜面,避免在下放混凝土导管时,连接角钢卡住混凝土导管,更加便于混凝土导管下放。
可选的,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设置为30°,能够有效的防止连接角钢卡住混凝土导管。
可选的,所述圆形钢管与所述格构柱端部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导管上提碰触到圆形钢管时,圆形钢管能够转动,减小摩擦力,更加便于上提混凝土导管。
可选的,所述格构柱底端四角处分别固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竖直设置,相邻的所述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圆形钢管套设在所述横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钢管与格构柱的转动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安装。
可选的,所述圆形钢管采用Φ40的圆形钢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Φ40的圆形钢管直径合适,能够有效的将格构柱底面改变成弧面。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位于最底端的格构柱底端设置圆形钢管,使格构柱底端形成弧面,在上提混凝土导管时,能够避免格构柱卡住混凝土导管;
2.将连接角钢底端设置为倾斜面,在上提混凝土导管时,避免连接角钢卡住混凝土导管;
3.当混凝土导管上提碰触到圆形钢管时,圆形钢管能够转动,减小摩擦力,更加便于上提混凝土导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3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纱线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墙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