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横向式动态可调整的接收线圈装置及车辆动态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58324.1 | 申请日: | 2021-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94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胥飞;汪红宾;马颖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感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H02J50/05;H02J50/9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曹丽敏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 动态 可调整 接收 线圈 装置 车辆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横向式动态可调整的接收线圈装置及车辆动态充电装置,包括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线圈连接有用于带动接收线圈沿车辆行驶的垂直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的移动组件包括丝杠、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滑动设于丝杠上的滑动块,所述的滑动块与接收线圈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移动组件使接收线圈可沿车辆行驶的垂直方向移动,调节接收线圈在车辆底部的横向位置,从而使接收线圈始终与发射线圈正对,保持接收线圈始终与发射线圈之间始终处于最大正对面积,由此提高接收线圈的抗横向偏移能力,进而实现稳定、高效拾取电能的效果,同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性广,有利产品的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向式动态可调整的接收线圈装置及车辆动态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通过磁场耦合的方式可以动态地进行无线电能的传输。电能从埋设于路面的发射线圈以磁场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车辆通过车载的接收线圈接收磁场辐射,线圈输出电能,车辆就获得无线传输的电能。在此过程中,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之间的正对面积对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功率、对外泄漏辐射等都有显著的影响。
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之间正对面积的减小,会显著地增加两个线圈之间磁路的磁阻,从而降低互感,增加漏感。不论是哪一种线圈结构形式,也不论是哪一种谐振电路,互感对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功率、效率的影响都是直接而显著的。任何设计好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为了达到特定的功率和效率,都会要求保持其互感的稳定,并且互感越高,功率越高,效率也增加。已有文献显示,当正对面积偏移超过20%时,互感波动将达到60%。因此,对于正对面积的偏移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互感波动的稳定。
基于正对面积的偏移控制,在现有的研究中,均以抗横向偏移能力作为衡量标准,即:抗横向偏移能力越强,则正对面积的偏移控制越好。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况变化或驾驶员的特性,很难始终保持对准发射线圈的正中心位置行驶,因此抗横向偏移方面有进行控制的必要,否则横向偏移的波动将使得互感显著波动,并形成电能传输系统的功率和效率的显著波动。
目前国内对这方面开展的研究很少,这是因为动态无线充电尚未规模化投入实施,暂时还不会遇到针对汽车运动过程中的偏移问题。另外,在考虑实用性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增加补偿线圈以降低互感波动,从而实现抗横向偏移能力。这在理论研究阶段是可行的,但是成本较高,在市场化后将会遇到效益和竞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横向式动态可调整的接收线圈装置及车辆动态充电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横向式动态可调整的接收线圈装置及车辆动态充电装置,包括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线圈连接有用于带动接收线圈沿车辆行驶的垂直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的移动组件包括丝杠、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滑动设于丝杠上的滑动块,所述的滑动块与接收线圈相连接。
优选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组件及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分别设于接收线圈的前后两端。
优选地,所述滑动块设于接收线圈的四角处。
优选地,还包括框架,所述接收线圈设于框架上,所述的框架包括分别设于接收线圈前后两侧的第一框边及第二框边,所述第一框边与第一移动组件的滑动块相连接,所述第二框边与第二移动组件的滑动块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与车辆底部相连接的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包括设于框架上方的电磁屏蔽件,所述的电磁屏蔽件包括平行设置的铁板及铝板。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基座还设有轴承座,所述丝杠的一端可转动安装于轴承座上,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感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感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58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