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53064.9 | 申请日: | 2021-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2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栋;刘建军;马育宝;李春营;贾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洁绿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F03D80/60;F03D8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35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风力 发电 机组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结构,包括塔筒主体,所述塔筒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塔筒主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攀爬梯与束线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结构,第一透风管道、第二透风管道、第三透风管道、第四透风管道与四通接头相配合,组合形成X型结构,能够提高塔筒主体结构强度,同时,该X型结构与外部环境相通,能够透过风力,降低塔筒主体所承受的风载荷,利于塔筒主体稳定性,此外,防坠网的设置,操作人员于塔筒主体内部向上攀爬时意外坠落,有大概率坠落于防坠网上,能够提高操作人员于塔筒主体内部攀爬时的安全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结构。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在风力发电机组结构中,塔筒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吸收机组震动。
公开号为CN2103435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稳定性好的风力发电塔筒,该专利中便指出了高空中经常会发生强气流,塔筒处于高处时,经常会被强气流袭击,如果塔筒结构不够稳定,就会发生塔筒断裂、甚至破碎的情况,而现有塔筒中,存在部分塔筒稳定性较差,不能满足风力发电要求的问题,同时,该专利中通过筋板的设置,使得塔筒单元本身结构稳定,不会因为受到较大风力就会发生破碎,进而避免了因塔筒本身结构较差而造成的风力发电失败情况;通过上筋环条和下筋环条的设置,上筋环条和下筋环条增加了塔筒单元两端结构的稳定性,使得装置在受到较大风力时不会在连接处发生断裂,并且塔筒单元两端的筋环条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本身的重心,使得装置安装更加稳定;通过拉环的设置,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在拉环上设置钢丝绳对装置进行限位,进而为装置提供一定的牵引力,再次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弊端,筋板于塔筒的外壁凸出,会提高风阻,虽对塔筒自身结构有加强作用,但不利于塔筒整体的稳定性,塔筒在强风天气下,倾倒的概率提高,此外,拉环上系钢丝绳,钢丝绳再与地面固定,虽能够提高塔筒整体稳定性,但塔筒的工作环境为室外,拉环或钢丝绳受天气因素影响,被雨水等侵蚀,其使用寿命相对较低,在后期对钢丝绳进行维护或更换时,操作人员需要于塔筒外部通过攀爬或其他方法到达系扣钢丝绳的拉环处,其难度大且危险性极高,因此实用性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结构,包括塔筒主体,所述塔筒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塔筒主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攀爬梯与束线框,所述塔筒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透风管道、第二透风管道、第三透风管道与第四透风管道,所述第一透风管道、第二透风管道、第三透风管道与第四透风管道将塔筒主体的内部分隔为四组扇形部分,且四组扇形部分内均固定安装有防坠网。
优选的,所述塔筒主体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四通接头,所述第一透风管道、第二透风管道、第三透风管道、第四透风管道的一端均通过焊接与四通接头固定。
优选的,所述塔筒主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透风管道的另一端套装于第一通孔内,且通过焊接与第一通孔的孔壁固定,所述第二透风管道的另一端套装于第二通孔内,且通过焊接与第二通孔的孔壁固定,所述第三透风管道的另一端套装于第三通孔内,且通过焊接与第三通孔的孔壁固定,所述第四透风管道的另一端套装于第四通孔内,且通过焊接与第四通孔的孔壁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风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防护网,所述第二透风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防护网,所述第三透风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防护网,所述第四透风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四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四通接头、第一透风管道、第二透风管道、第三透风管道与第四透风管道组合形成一组X型结构,所述塔筒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多组X 型结构,且多组X型结构沿塔筒主体的轴向等距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洁绿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洁绿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53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