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丝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52033.1 | 申请日: | 2021-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9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成;孔令涛;林彦廷;张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贾楠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火炬高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导丝,包括端头、芯丝和套管,芯丝包括芯丝远端、芯丝渐变段和芯丝近端,芯丝远端一端间隔设有端头,芯丝远端另一端与芯丝渐变段一端固定连接,芯丝渐变段另一端与芯丝近端固定连接,套管一端与端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芯丝近端固定连接,芯丝远端上设有缓冲段,缓冲段呈弯曲状,缓冲段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段,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段,缓冲段的长度在1.5‑3.5cm之间,缓冲段呈波浪型,缓冲段至少包括一个波峰段和一个波谷段,相邻波峰段和波谷段首尾连接,套管为弹簧套管,弹簧套管上弹簧的节距小于相邻波峰段和波谷段的中心距,本实用新型柔顺性好、触感灵敏、缓冲弹性大、不会损伤血管、操作安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导丝。
背景技术
介入术是利用导丝建立输送路径,通过导管将器械或诊断仪器运送至人体内对病灶进行诊断和/或治疗,在建立上述输送路径时,可使用导丝进行导引,直至导丝远端到达血管中的期望位置,经检索,中国专利CN206577228U公开了一种导引导丝,包括:弹簧护套、导丝外层及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轴及穿出所述导丝外层的牵引部件;所述导丝外层包裹在所述芯轴外部,所述导丝外层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包括近端开口及远端开口,所述牵引部件收容于所述通道内,所述牵引部件的一端于所述近端开口穿出,另一端于所述远端开口穿出,并紧贴所述导丝外层的外壁;中国专利CN111330136A公开了一种改良型柔软导丝,包括内芯、绕丝,所述内芯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绕丝的一端连接所述近端,绕丝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远端,其特征在于:绕丝包括靠近远端的第一分段和靠近近端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为显影分段,所述第二分段为弹性支撑分段,所述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首尾相接;所述绕丝的外周及内芯的外周均敷设有一外涂层,内芯的远端为一半球状尖端,上述两个专利的实质不足是:一是上述两个专利中芯轴的远端或内芯的远端都是竖直状的,导致芯轴远端或内芯远端较硬,导致导丝远端向前的作用力较大,当其进入血管时,尤其伸入心血管、颅内血管等人体内较薄弱的位置时,很容易伤到血管内壁,造成医疗事故,延长病人的治疗时间,增加病人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二是芯轴的远端或内芯的远端都是竖直状的,在接触血管没有缓冲,当医护人员感知导丝接触血管时,芯轴的远端或内芯的远端可能已经戳破血管了,此外,当血管前端弯曲时,芯轴的远端或内芯的远端不容易扭转,很容易刺伤血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柔顺性好、触感灵敏、缓冲弹性大、不会损伤血管、操作安全方便的导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丝,包括端头、芯丝和套管,芯丝包括芯丝远端、芯丝渐变段和芯丝近端,芯丝远端一端间隔设有端头,芯丝远端另一端与芯丝渐变段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芯丝渐变段另一端与芯丝近端固定连接,所述芯丝远端和芯丝渐变段置于套管内,套管一端与端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芯丝近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远端上设有缓冲段,所述缓冲段呈弯曲状,以利于通过缓冲段提高芯丝远端的柔顺性,增强医护人员的触觉反馈,避免手术过程中戳伤血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段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段,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段,所述缓冲段一端与第一连接段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固定连接形成芯丝远端,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呈杆状,所述第二连接段与芯丝渐变段固定连接,以利于当导丝进入血管时,缓冲段受力压缩,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可以很好的支撑缓冲段。
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段的长度在1.5-3.5cm之间,以利于增加芯丝远端压缩或伸展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段呈波浪型,缓冲段至少包括一个波峰段和一个波谷段,相邻波峰段和波谷段首尾固定连接,以利于缓冲段易于压缩或伸展。
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管为弹簧套管,弹簧套管上弹簧的节距小于相邻波峰段和波谷段的中心距,以利于提高芯丝远端的灵敏性和柔顺性,当导丝进入血管时,缓冲段易压缩易伸展,柔顺性好,不损伤血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52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槽式萃取装置
- 下一篇:用于服务器机箱内的挡风罩和服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