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粉尘量的料仓专用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49529.3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4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渠美云;高忠升;栾元迪;孙航;张璐;王志明;张晓婷;李红卫;孟佳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G65/4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曲洋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粉尘 专用 阀门 | ||
一种降低粉尘量的料仓专用阀门,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支架,两根支架之间安装有储料箱,储料箱的底部连接有篷料箱。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降低粉尘量的料仓专用阀门,通过在篷料箱内设置篷料组件,使物料在下落经过篷料组件时,物料上的粉尘能被自动扬起,并由粉尘回收组件进行吸收,以减小物料中粉尘的含量,有效避免上料时扬起至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同时保证操作人员的健康,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降尘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仓上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降低粉尘量的料仓专用阀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料加工完成后,需要用将成品物料装载到各种运输工具进行输送,具体的做法是用上料装置将成品物料自动输送到运输工具内,现如今的上料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物料的冲击过大,在进入到运输工具内时,会形成物料粉尘的扩散弥漫,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还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粉尘量的料仓专用阀门,能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降低粉尘量的料仓专用阀门,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支架,两根支架之间安装有储料箱,储料箱的底部连接有篷料箱,所述篷料箱的底部设有漏料口,在篷料箱内还设有两组相对布置的篷料组件,每组篷料组件均包括有连杆,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篷料箱内壁上,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横杆,远离连杆一侧的横杆上设有若干个等距布置的挡杆,其中挡杆和连杆均与横杆相垂直设置,在连杆与篷料箱内壁的底部之间还安装有弹性件,在篷料箱的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粉尘回收组件,所述粉尘回收组件包括吸料泵,吸料泵通过管路与篷料箱的内腔相联通。所述储料箱的底部通过第一下料管连接有篷料箱,所述篷料箱的漏料口上设有第二下料管,第一下料管上安装有放料阀。所述吸料泵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吸料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管道,吸料泵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篷料箱的内腔相联通。对应于吸料泵的位置,在支架上还安装有水箱,第一管道远离吸料泵的一端伸入水箱内并位于液面之下。所述储料箱的侧壁上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储料箱上,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弹性件是弹簧,弹簧自然伸长时,两侧的挡杆均向下倾斜。所述支架的底部均安装有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降低粉尘量的料仓专用阀门,通过在篷料箱内设置篷料组件,使物料在下落经过篷料组件时,物料上的粉尘能被自动扬起,并由粉尘回收组件进行吸收,以减小物料中粉尘的含量,有效避免上料时扬起至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同时保证操作人员的健康,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降尘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篷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降低粉尘量的料仓专用阀门,如图1所示,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支架2,两根支架2之间安装有储料箱10,储料箱10的底部连接有篷料箱7,所述篷料箱7的底部设有漏料口,在篷料箱7内还设有两组相对布置的篷料组件8,每组篷料组件8均包括有连杆15,连杆15的一端铰接在篷料箱7内壁上,连杆15的另一端安装有横杆16,远离连杆15一侧的横杆16上设有若干个等距布置的挡杆17,其中挡杆17和连杆15均与横杆16相垂直设置,在连杆15与篷料箱7内壁的底部之间还安装有弹性件18,在篷料箱7的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粉尘回收组件,所述粉尘回收组件包括吸料泵5,吸料泵5通过管路与篷料箱7的内腔相联通。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箱10的底部通过第一下料管9连接有篷料箱7,所述篷料箱7的漏料口上设有第二下料管14。进一步地,所述吸料泵5固定安装在支架2上,吸料泵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管道4,吸料泵5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管道6,所述第二管道6与篷料箱7的内腔相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49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