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簧式扭力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43027.X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張景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橙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F16C11/1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吴忠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扭力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结构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弹簧式扭力机构,包括有第一轴体组件以及与第一轴体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二轴体组件,第一轴体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其扭力的第一弹簧以及用于调节第一弹簧的伸缩量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轴体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其扭力的第二弹簧以及用于调节第二弹簧的伸缩量的第二调节机构。现有技术中的弹片扭力机构,弹片组装繁琐,有很多漏装的现象,且组装的效率低下,该弹簧式扭力机构中的扭力区域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代替两组弹片,并经过第一调节机构的调节、第二调节机构的调节,实现对第一轴体组件扭力的调节、第二轴体组件扭力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结构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弹簧式扭力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弹片扭力机构一般在生产组装过程中,弹片组装繁琐,且存在多装或者少装的现象,而且组装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明显提高组装效率,降低加工制造成本的弹簧式扭力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簧式扭力机构,包括有第一轴体组件以及与第一轴体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二轴体组件,第一轴体组件用于与外界的显示屏固定连接,第二轴体组件用于与外界的底座固定连接,第一轴体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其扭力的第一弹簧以及用于调节第一弹簧的伸缩量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轴体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其扭力的第二弹簧以及用于调节第二弹簧的伸缩量的第二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的两侧分别套设于第一轴体组件的外侧、第二轴体组件的外侧,连接机构包括有彼此平行的多个连接板,相邻两个连接板之间容设有套设在轴体组件外侧的一个固定片。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有位于第一弹簧的两侧且用于挡止抵触第一弹簧的两个第一挡止块,第一轴体组件外侧螺接套设有第一调节螺母,第一调节螺母经由第一个所述第一挡止块挤压第一弹簧,第一调节螺母用于调节第一弹簧的伸缩量,以调节第一轴体组件的扭力;第二个所述第一挡止块夹持在连接板与第一弹簧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有位于第二弹簧的两侧且用于挡止抵触第二弹簧的两个第二挡止块,第二轴体组件外侧螺接套设有第二调节螺母,第二调节螺母经由第一个所述第二挡止块挤压第二弹簧,第二调节螺母用于调节第二弹簧的伸缩量,以调节第二轴体组件的扭力;第二个所述第二挡止块夹持在连接板与第二弹簧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轴体组件设置有第一斜齿部以及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一弹簧设置,第一支架装设于第一连接部的外侧,第一支架用于与外界的显示屏固定连接;第二轴体组件设置有与第一斜齿部啮合的第二斜齿部以及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远离第二弹簧设置,第二支架用于与外界的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斜齿部与第二斜齿部之间经由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驱使第一斜齿部、第二斜齿部同步反向转动。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惰轮以及第二惰轮,第一惰轮分别与第一斜齿部、第二惰轮啮合传动连接,第二惰轮分别与第一惰轮、第二斜齿部啮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轴体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槽,第二轴体组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槽,第一轴体组件外侧套设有卡设于第一限位环槽内、第二限位环槽内的支撑板,第一惰轮以及第二惰轮的一端固设于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呈非圆形,第一支架上设置有非圆通孔,第一连接部容设于非圆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橙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橙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43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全自动并丝机的线锭理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旋翼飞机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