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阴极自动去液挂板组件以及阴极自动去液挂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39897.X | 申请日: | 2021-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0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栾海静;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钞设计制版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7/08 | 分类号: | C25D1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 自动 去液挂板 组件 以及 去液挂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阴极自动去液挂板组件以及阴极自动去液挂具,其中,阴极自动去液挂板组件包括用于放置镀件的背板、均设置于背板上的通气单元和通电件;通气单元包括通气管以及设置于通气管的一端上的接口,接口设置于背板的外部且能够与供气装置相连接,通气管的自由端用于向镀件通气;背板的底部还设置有导液孔;阴极自动去液挂具包括上盖板以及阴极自动去液挂板组件,上盖板安装于背板上,背板与上盖板之间形成腔体;导液孔的一端与腔体相连通,导液孔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通气单元和导液孔两者结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自动清除挂具内的残留余液,节省了人工时间,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电镀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阴极自动去液挂板组件以及阴极自动去液挂具。
背景技术
电镀是利用电沉积理论在产品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从而防止金属氧化,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等作用。挂镀是电镀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挂镀指把工件装夹在挂具上,将挂具放入电镀槽中的电镀液中,用挂具作为阴极进行电镀。
目前,市面上的阴极挂具大多都采用密封挂具并采取人工排液的方式来清除挂具中的电镀液,而且阴极挂具出槽时电镀液不能快速滴落回收。这种阴极挂具和人工排液的方式,增加了安装(拆卸)时间,效率又低,实用性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阴极自动去液挂板组件以及阴极自动去液挂具,其解决了人工排液效率慢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阴极自动去液挂板组件,其包括用于放置镀件的背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上部的通气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通电件;
所述通气单元包括贯穿所述背板的通气管以及设置于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上的接口,所述接口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外部且能够与供气装置相连接,所述通气管的自由端用于向所述镀件通气;
所述背板的底部还设置有导液孔。
优选地,所述导液孔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导液孔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通气管为“L”字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阴极自动去液挂具,其包括上盖板以及阴极自动去液挂板组件;
所述上盖板安装于所述背板上,所述背板与所述上盖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镀件的腔体;
所述导液孔的一端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导液孔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
优选地,所述背板与所述上盖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背板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二背板贴合,所述上盖板安装于所述第二背板上,所述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上盖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之间且所述通气管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腔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背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钛条的方形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阴极自动去液挂板组件以及阴极自动去液挂具,由于采用通气单元和导液孔两者结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自动清除挂具内的残留余液,避免了对下一工序的处理液造成污染,能够省去人工时间,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整体的工艺时间,同时也提高了电镀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阴极自动去液挂具的主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钞设计制版有限公司,未经中钞设计制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39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