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儿尿袋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38009.2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7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陆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A61F5/455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黄县媛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儿尿袋,包括袋体和粘贴片,袋体上部设有集尿口,粘贴片粘贴在袋体外侧,且环绕集尿口设置,袋体底部设有倒尿口和密封倒尿口的橡皮塞;袋体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袋体内部分隔成防倒流腔体和储尿腔体,防倒流腔体与集尿口相连通,隔板设有通孔,通孔处安装有用于防止尿液倒流的防倒流组件。通过隔板将袋体内部分隔成防倒流腔体和储尿腔体,以及防倒流组件共同作用,有效克服了尿液倒流,避免人体与尿液接触,提高舒适度,同时避免尿液从集尿口溢漏出来,污染床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儿尿袋。
背景技术
为协助诊断及治疗,尿液、大便、血液化验检查是患者入院三大常规检验项目。成人留取尿样本较为容易,但婴幼儿因活泼好动,留取尿样本非常困难,尤其是3岁以内的女性患儿更难留取。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小儿集尿袋是粘贴固定在婴幼儿外阴部进行收集尿液,因患儿活动频繁,排到集尿袋中的尿液容易倒流,导致收集尿液失败,影响了检验的及时性。
因此,设计一款防止反流的小儿尿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反流的小儿尿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儿尿袋,包括袋体和粘贴片,袋体上部设有集尿口,粘贴片粘贴在袋体外侧,且环绕集尿口设置,袋体底部设有倒尿口和密封倒尿口的橡皮塞;袋体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袋体内部分隔成防倒流腔体和储尿腔体,防倒流腔体与集尿口相连通,隔板设有通孔,通孔处安装有用于防止尿液倒流的防倒流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隔板底部设有引流管,通孔呈漏斗状,引流管环绕通孔的小端设置且与隔板固定连接。使尿液流入储尿腔体更方便。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倒流组件包括防倒流片和弹簧,防倒流片一侧与引流管铰接,另一侧通过弹簧与引流管连接。所述引流管端面设有安装孔,防倒流片设有长度不大于安装孔深度的插入杆,插入杆插入安装孔内且套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插入杆连接,另一端与引流管连接,弹簧初始状态下,防倒流片顶住引流管端面。保证防倒流片完全贴合引流管端面,提高密封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倒流片与引流管之间连接有密封环。有效防止储尿腔体内的尿液渗入防倒流腔体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和防倒流片均采用硬质材料。防止防倒流片挤压变形,导致尿液倒流。
所述袋体包括袋底、上侧袋、下侧袋和袋顶,隔板位于上侧袋与下侧袋连接处,下侧袋为可伸缩层叠的波纹褶皱结构,上侧袋为直筒结构,袋底与下侧袋的端面连接,袋顶与上侧袋的端面连接;集尿口设置于上侧袋。当储尿腔体内的尿量增大的是,可将伸缩层叠的波纹侧袋进行拉伸,增大储尿腔体的容积,有效防止尿液从集尿口溢漏出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侧袋上部设有硬质条板,硬质条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贯穿的卡孔,下侧袋下部设有螺纹孔,螺栓穿过卡孔插入螺纹孔内且与下侧袋螺纹连接。通过硬质条板调节波纹侧袋伸缩的长度并将其固定,避免因小儿的活泼好动,对波纹侧袋进行挤压,导致尿液渗漏。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通过隔板将袋体内部分隔成防倒流腔体和储尿腔体,以及防倒流组件共同作用,有效克服了尿液倒流,避免人体与尿液接触,提高舒适度,同时避免尿液从集尿口溢漏出来,污染床褥。
附图说明
图1是尿袋的结构图。
图2是尿袋的剖视图。
图3是引流管与防倒流组件连接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38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集成式氢气调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杆件用角度调节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