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车喂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37883.4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4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晟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39/012 | 分类号: | A01K39/01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戚红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喂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禽类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行车喂料装置,包括门形移动架,所述门形移动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喂料机构,所述喂料机构包括沿所述门形移动架侧部的高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喂料单元;所述喂料单元包括料箱、下料通道、送料通道、送料螺旋和驱动组件,所述料箱的底部连通所述送料通道的一端,所述送料通道的另一端向所述门形移动架的内侧方向延伸且在该端设有出料口,所述送料通道内设有所述送料螺旋。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节送料螺旋的转动速度来实现对下料量和下料速度的控制,布料更加灵活且通过螺旋送料的方式可使得所送的料不易结块,送料更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禽类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车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层叠式养殖设备中,大多采用的是链式喂料装置,该链式喂料装置通过料传送链在食槽内的传动将饲料传送到食槽的每个地方,在食槽的一侧设置喂料装置,通过喂料装置持续不断的落料到料传送链上,以此进行喂料。
但是这种喂料方式在开始喂料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料足量的传送到食槽的每个地方,布料效率慢,下料速度不便于进行调节,且不能单独的针对料较少的食槽段进行布料,导致喂料效率较低,灵活相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行车喂料装置,解决现有喂料装置布料效率较慢和下料速度不便于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车喂料装置,包括门形移动架,所述门形移动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喂料机构,所述喂料机构包括沿所述门形移动架侧部的高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喂料单元;
所述喂料单元包括料箱、下料通道、送料通道、送料螺旋和驱动组件,所述料箱的底部连通所述送料通道的一端,所述送料通道的另一端向所述门形移动架的内侧方向延伸且在该端设有出料口,所述送料通道内设有所述送料螺旋,所述送料螺旋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下料通道的一端纵向固定在所述料箱的内侧,所述下料通道的另一端穿出所述料箱外且与下方的喂料单元的料箱连通。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料通道的底端连接在其下方所述喂料单元的料箱的顶部中心处。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车喂料装置还包括移动缓冲机构,所述移动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头和第二缓冲头,所述第一缓冲头固定在所述门形移动架移动方向上的顶部一侧,所述第二缓冲头通过弹性缓冲杆连接有缓冲固定架,所述第二缓冲头通过所述缓冲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第一缓冲头的移动路径上。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喂料机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固定在每个喂料单元的外侧。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门形移动架顶端的底部间隔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梁,两个安装梁的两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有滑轮;所述转轴固定有第一从动带轮,所述第一从动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有第一主动带轮,所述第一主动带轮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减速器与所述第一主动带轮传动连接。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料箱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送料通道外侧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带轮,所述第二主动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有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从动带轮与所述送料螺旋的传动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在层叠式养殖设备上进行移动喂料,每个喂料单元可分别对层叠式养殖设备的一层食槽进行喂料,并且可通过调节送料螺旋的转动速度来实现对下料量和下料速度的控制,布料更加灵活且通过螺旋送料的方式可使得所送的料不易结块,送料更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晟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晟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37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