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模温机的急冷急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36415.5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1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唐甜甜;陈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銤(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4 | 分类号: | B29C3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范圆圆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模温机 急冷急热 系统 | ||
一种适用于模温机的急冷急热系统,包含有与外部第一模温机连接的第一管组、与外部第二模温机连接的第二管组和与外部模具联通的出水管组;通过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出水管组在多个电磁阀的控制下实现模温机对模具进行加热或冷却,达到实现对模具的急速冷却及加热、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温机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模温机的急冷急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模温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设备。传统的模温机常开使用,调节温度范围首先,无法实现产品高流动性和快速冷却,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模温机的急冷急热系统,以达到实现对模具的急速冷却及加热、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模温机的急冷急热系统,包含有与外部第一模温机连接的第一管组、与外部第二模温机连接的第二管组和与外部模具联通的出水管组;
所述第一管组包含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通过第一电磁阀联通;
所述第二管组包含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通过第二电磁阀联通;
所述出水管组包含有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和第一进水管通过第三电磁阀联通,所述第三出水管和第二进水管通过第四电磁阀联通,所述第二出水管和第一出水管通过第五电磁阀联通,所述第二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通过第六电磁阀联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出水管组在多个电磁阀的控制下实现模温机对模具进行加热或冷却,达到实现对模具的急速冷却及加热、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均有控制终端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出水管组在多个电磁阀的控制下实现模温机对模具进行加热或冷却,达到实现对模具的急速冷却及加热、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模温机的急冷急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1.第一进水管12.第一出水管31.第一电磁阀21.第二进水管
22.第二出水管32.第二电磁阀31.第三进水管32.第三出水管
33.第三电磁阀34.第四电磁阀35.第五电磁阀36.第六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模温机的急冷急热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出水管组在多个电磁阀的控制下实现模温机对模具进行加热或冷却,达到实现对模具的急速冷却及加热、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銤(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銤(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364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