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窄内宽转向同步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35032.6 | 申请日: | 202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1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敬亮;金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佑民 |
主分类号: | B65G23/04 | 分类号: | B65G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窄内宽 转向 同步 输送 机构 | ||
外窄内宽转向同步输送机构,包括外窄皮带、内宽皮带、皮带转向轮、辅助改向轮、辅助圆带轮、送料圆皮带和安装板支架,外窄皮带的表面贴合有输送轴一,且输送轴一的右上方设置有输送轴二,安装板支架上安装有皮带转向轮、辅助改向轮及输送轴一和输送轴二,输送轴二的右侧设置有皮带转向轮,辅助改向轮设置于皮带转向轮的左下方,且其下圆周表面贴合有外窄皮带,辅助圆带轮有相同的三组呈V字形分布,且辅助圆带轮表面圆弧形凹槽里贴合有送料圆皮带。该外窄内宽转向同步输送机构利用三角形分布的辅助圆带轮代替传统的双层皮带平行输送,有效解决送料皮带转向处出现两根皮带不同步输送的情况,整个机构的辊体表面均呈凹陷设计,使得输送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口垃圾袋缝口技术领域,具体为两条夹持送料的输送带需要转向时,用于支撑外窄内宽送料皮带转向的同步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垃圾袋自动缝制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物料输送,传送带是最常见的方式。鉴于现在的生产工艺,缝制过程中需要按要求将每件从袜机下来的半成品,进行二分切断后分别缝制成两片产品,所以在自动缝制过程中被切开的两片垃圾袋需要通过不同输送带分别送到缝制的两个工位,因为包缝机等缝制设备空间的限制,送料皮带需要在输送轨迹上设置几处输送带转向滑轮。传送带通常由电机通过主动轮驱动,转向轮处一般是被动输送,要求是夹持在两条输送带中间的垃圾袋能够在设置有转向送料机构的输送过程中保持平整的流向下一工位,不能在移动过程中因夹持的两条皮带运行速度不同步而产生褶皱等。
通常使用的导向轮是两条夹持物料的输送在带转向时,外皮带完全贴合在内皮带上通过同一个转向轮。因为里外两根皮带在绕过转向轮处,经常由于内外皮带间过大的静摩擦力使得两条皮带处于粘连状态,此时内外皮带的转向角度和角速度相同,有一定厚度的内外两条皮带转过的弧长就不同,这就破坏了皮带的同步输送,由此造成外快内慢输送,夹持的物料不能稳定输送。目前,传统的输送带在两根皮带转弯时,由于两根皮带粘连造成的线速度不同,导致同步输送被破坏,由此造成外快内慢输送物料不稳定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夹持物料的两根皮带通过转向轮处的外窄内宽转向同步输送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外窄内宽转向同步输送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输送带在两根皮带转弯时,由于两根皮带的线速度不同,导致同步输送被破坏,由此造成外快内慢输送物料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外窄内宽转向同步输送机构,包括外窄皮带、内宽皮带、皮带转向轮、辅助改向轮,三组辅助圆带轮和送料圆皮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窄皮带的表面贴合有输送轮一,且输送轮一的右上方设置有输送轮二,内宽皮带的表面贴合有输送轮二,各皮带轮组件安装在安装板支架平面上,所述输送轮二的右侧设置有皮带转向轮,所述辅助改向轮安装于皮带转向轮的左下方,所述辅助圆带轮有三组呈V形分布于辅助改向轮的左上、右上和左下方,并所述辅助圆带轮的圆弧形凹槽表面贴合有送料圆皮带。
优选的,所述输送轮一的表面呈凹陷设计,且输送轮一的凹陷尺寸与外窄皮带的尺寸大小保持一致;所述输送轮二的表面呈凹陷设计,且输送轮二的凹陷尺寸与内宽皮带的尺寸大小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输送轮一与输送轮二的侧端均与安装板支架的内壁活动连接,且输送轮二与皮带转向轮保持水平分布。
优选的,所述辅助改向轮的左侧与外窄皮带相切位置设置有辅助圆带轮;所述辅助改向轮的右上侧与外窄皮带相切位置设置也有辅助圆带轮;所述辅助改向轮的左下方设置有辅助圆带轮。
优选的,所述辅助圆带轮有三组呈V字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辅助圆皮带贴合于辅助圆带轮,并贴合于内宽皮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装置通过将输送轮一和输送轮二的表面设计呈凹陷结构,使得外窄皮带和内宽皮带的同步输送更加稳定,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向两侧发生偏移,提高输送过程中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佑民,未经金佑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35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