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清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34337.5 | 申请日: | 202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4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姚郁媚;程胜军;何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郁媚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都创云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74 | 代理人: | 李晶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急诊科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清创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后两侧均为开口设置,所述箱体内腔底部安装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顶部为开口设置,通过L形杆、软管和第二滑块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工作人员移动喷头对伤者伤口处进行清创操作,避免了伤者因伤口过大,需要自行移动,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通过活动板、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不同人群和不同的伤处对支撑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在调节后能够便捷的对其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便于调节和便于移动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清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清创装置。
背景技术
在急诊科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伤者因生活中发生的小意外,造成手臂和腿部的擦伤或划伤,在对伤处进行缝合和包扎之前,需要对伤口进行清创操作,这便需要用到清创装置,现有的清创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喷头位置固定,往往需要伤者自己将伤口处移动至喷头底部,这无疑会增加伤者的痛苦,且不会对伤者的伤处进行支撑,会消耗伤者更多的体力,同时无法根据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伤处进行调节,所以这里提出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清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便于调节和不便于移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清创装置。所述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清创装置具有便于调节和便于移动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清创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后两侧均为开口设置,所述箱体内腔底部安装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顶部为开口设置,所述集水盒顶部设有横板,所述横板左右两侧均与箱体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横板顶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后两侧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竖板,所述竖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固定连接在集水盒顶部,所述竖板与横板之间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箱体顶部靠近左侧处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右侧插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水箱的一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箱体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管底端贯穿矩形槽,并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位于竖板远离横板的一侧,所述活动板与横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为上下设置,所述活动板靠近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插杆,所述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横槽,所述第二插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插接在相邻的横槽内腔,所述横板前后两侧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腔远离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远离挡块的一端插接在相邻的横槽内腔,并与相邻的第二插杆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L形杆,所述L形杆与喷头固定连接,所述L形杆远离喷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箱体内腔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为左右设置,所述第二滑块活动连接在相邻的第二滑槽内腔。
优选的,所述集水盒右侧靠近底部处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右端贯穿箱体侧壁,并延伸至箱体右侧。
优选的,所述横板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箱体内腔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活动连接在相邻的第一滑槽内腔,所述第一滑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斜块。
优选的,所述喷头后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外侧边缘远离喷头的一端套设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为弧形设置,且所述支撑板内腔安装有软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L形杆、软管和第二滑块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工作人员移动喷头对伤者伤口处进行清创操作,避免了伤者因伤口过大,需要自行移动,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郁媚,未经姚郁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34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