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CST连续内循环搅拌厌氧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30381.9 | 申请日: | 2021-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5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陆东蛟;邱海鹏;袁瑞庆;李佳;郭晓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史慧敏 |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cst 连续 循环 搅拌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ICST连续内循环搅拌厌氧反应器,具体涉及反应器装置领域,包括反应器罐体,反应器罐体内设有三相分离器,反应器罐体上端设有沼气收集罐;反应器罐体上部还设有出水管;反应器罐体下部设有布水装置;还包括污泥管、进水管、污水循环管和沼气管;其中污泥管与反应器罐体下部连接用于排放反应器罐体内污泥;污水循环管一端与反应器罐体的上部连接,污水循环管另一端与布水装置连接;进水管与污水循环管连接;沼气管一端与沼气收集罐连接,沼气管另一端与污水循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控性更强,能处理高达数十万的COD,抗高浓度悬浮物和油脂的冲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CST连续内循环搅拌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的厌氧发酵装置主要有AF、UBF、IC、UASB、EGSB、 SSBR、SMBR等,常用的为IC、UASB和EGSB反应器。这些反应器普遍具有污泥浓度高、有机负荷高等优点,可降解高浓度的有机污水。但反应器内均无搅拌装置,只能通过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上升,带动上部污泥使其处于悬浮状态,对下部污泥的搅动能力不大,生物传质能力较弱。且这些反应器一般需要将进水悬浮物的浓度控制在100mg/L 以下,对水质和负荷的突然变化较为敏感,耐冲击力较差。且自生活垃圾分类以来,厨余垃圾开始从生活垃圾中剥离出来,实现单独的收运、处置和资源化应用。厨余垃圾经预处理后的压滤液,其有机物浓度可达数十万mg/L,油脂、悬浮物和含固率等均远远高于焚烧厂或填埋场渗沥液。传统的水相厌氧发酵装置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满足不了这类压滤液的处理需求;且无法耐受高浓度油脂和悬浮物的冲击,已不适用于该类污水的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ICST连续内循环搅拌厌氧反应器,可控性更强。能处理高达数十万的COD,抗高浓度悬浮物和油脂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ICST连续内循环搅拌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罐体,反应器罐体内设有三相分离器,
反应器罐体上端设有沼气收集罐;反应器罐体上部还设有出水管;反应器罐体下部设有布水装置;
还包括污泥管、进水管、污水循环管和沼气管;其中污泥管与反应器罐体下部连接用于排放反应器罐体内污泥;
污水循环管一端与反应器罐体的上部连接,污水循环管另一端与布水装置连接;
进水管与污水循环管连接;沼气管一端与沼气收集罐连接,沼气管另一端与污水循环管连接。
优选的,三相分离器包括一号三相分离器和二号三相分离器,一号三相分离器和二号三相分离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优选的,布水装置包括布水管和布水喷嘴,布水管呈环形,布水管设于反应器罐体外围下部,布水管内侧环列有若干布水喷嘴;污水循环管与布水管连通;
优选的,反应器罐体上端还设有水封罐,水封罐设有沼气出口,沼气收集罐顶部与水封罐连接。
优选的,污水循环管上设有气液混合装置,沼气管通过气液混合装置与污水循环管连接。
优选的,水封罐上还设有水封补水管;反应器罐体上端还设有冲洗水管。
优选的,出水管上端与反应器罐体上部连接,出水管下端设有U型的封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10000mg/L及以上浓度的COD仍有90%左右的去除率,COD去除效率高;能耐受上千mg/L浓度的油脂和悬浮物的冲击;通过气液联合搅拌增加污泥悬浮层高度,加强污泥搅拌,生物传质效率比传统厌氧反应器高25%及以上。比传统厌氧反应器ICST连续内循环搅拌厌氧反应器采用内外循环与气体搅拌相结合,可控性更强。能处理高达数十万的COD。抗高浓度悬浮物和油脂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30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