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疏水器除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28055.4 | 申请日: | 2021-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1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何天;唐景涛;周杨;孔祥小;郭学贵;邱孝红;赵小平;杨斌;文连洋;黄少斌;李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T1/38 | 分类号: | F16T1/38;F17D3/14 |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疏水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疏水器除雾装置,包括入口管道、弯管、箱体和出口管道,弯管布置在箱体内部下方,入口管道一端穿过箱体的侧面与疏水器连接,疏水器位于蒸汽疏水器除雾装置的上方,出口管道与入口管道分别设置在箱体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出口管道位置比弯管出口及入口管道高,疏水器的雾气通过入口管道并进入弯管中,弯管的长行程延长雾气的液化时间,凝结水通过弯管后在箱体内部储存,雾气通过弯管后仍有剩余的,剩余雾气通过凝结水将进行进一步液化,当箱体内的凝结水的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并上升到出口管道的位置时,凝结水会通过出口管道溢出;本实用新型备结构简单、除雾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雾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蒸汽疏水器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生产设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蒸汽输送管网在运行时通过疏水器将管道内部的高温凝结水排出,由于凝结水温度较高,在排出时会出现闪蒸现象,所以排出来的水有部分会转变为雾气,未转变的凝结水也会由于高温的原因产生蒸发,连续的排水就会连续产生雾气,尤其是在低温天气雾气量更大,雾气产生后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现有的雾气处理通过多条分支管道的分流进行气液分离,液体分离后会进行冷却处理,之后将分流后的气体和冷却处理后液体合流并通入处液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上述方案存在缺陷:1.气液先分离处理再混合处理的方法使得操作过程复杂化,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2.气液先分离处理再混合处理的方法对应的实现的装置较为复杂,使得装置不够精简,所以相应装置的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疏水器除雾装置,除雾装置首先通过弯管延长雾气的液化时间,其次,箱体内部自储凝结水,凝结水进一步将雾气液化,该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除雾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蒸汽疏水器除雾装置,包括入口管道、弯管、箱体和出口管道,所述入口管道与弯管相连,弯管布置在箱体内部下方,所述入口管道一端穿过所述箱体的侧面与疏水器连接,所述疏水器位于蒸汽疏水器除雾装置的上方,出口管道与所述入口管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两个相对的侧壁上,所述出口管道位置比所述弯管出口及所述入口管道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管为多个波形的连续弯管;设置多个波形的连续弯管是为了让从疏水器排出的凝结水和雾气一起通过长行程的弯管后,雾气能加快冷却并凝结成凝结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形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波形的数量越多对应的弯管的形成越长,雾气通过弯管时的凝结效果越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口管道和所述出口管道所在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至少半米;雾气在经过弯管的凝结后可能仍有部分剩余的雾气,入口管道和所述出口管道所在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至少半米保证了弯管出口到出口管道有足够的距离,当剩余的雾气从弯管出口排出后,剩余雾气向出口管道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弯管出口到出口管道的距离较长,剩余雾气在转移的过程中会逐渐液化凝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口管道、所述弯管、所述箱体和所述出口管道的材质均为导热金属,包括:钢、铝和铁;钢、铝和铁与外界热交换较快,雾气与弯管或箱体接触后可快速冷却为液态,此外,弯管和箱体接也为凝结水进行传热和散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管出口连接在除雾器一侧的底端;为防止进一步保证雾气的完全处理,除雾器可以先对从弯管排出的部分剩余雾气进行处理,雾气通过除雾器大的处理后,后续流向箱体内部的雾气进一步减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雾器包括第一除雾箱、第二除雾箱和第二除雾箱,所述弯管出口连接在第一除雾箱一侧面的底端,第一除雾箱7和第二除雾箱的侧面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连通管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弯管的出口,第二除雾箱和第三除雾箱的侧面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位置高度与所述弯管的出口相等,所述第三除雾箱顶部为无封盖结构;每个除雾箱中均有除雾水,雾气通过的除雾箱越多,最后通向箱体内部的雾气就越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28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