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26543.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7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朋;邓荣森;王涛;陈峰;陈江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拓工程技术咨询(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李梦莹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池为圆形,处理池内设置缺氧区、厌氧区和好氧区,进水管设置在缺氧区处,缺氧区和厌氧区连通,好氧区包裹在缺氧区和厌氧区的外部;好氧区的入水口和厌氧区连通,好氧区的出水口与缺氧区连通;好氧区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处设置导流机构,处理池内的污水经由导流机构形成循环水流;好氧区内设置沉淀区,沉淀区与好氧区连通,沉淀区上设置出水管。目的在于将圆形外壁与导流机构相结合,通过本身的结构形状,使得污水在装置内部形成自然的流动路径,在不设置额外辅助动力设备的前提下,使得污水形成循环流动的状态,达到污水净化处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是通过缺氧区、厌氧区和好氧区的不同功能,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代谢或消化的一种方式,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可以降低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目前的污水处理设备都对应有缺氧区、厌氧区和好氧区的分区,每个分区分别对应不同的水流速度,好氧区中的活性污泥最终还需要通过回流的方式,回流至缺氧区,从而提高活性污泥的利用率以及污水处理的效果。然而目前从好氧区回流至缺氧区的方式通常是采用泵或者气提的方式进行回流,都需要额外的东西添加,这种方式就无法将污水处理设备最小化,也额外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活性污泥从好氧区回流至缺氧区需要采用额外辅助动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该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自身结构的设置,增加了导流机构,以及将污水处理装置的外壁设置成圆形,污水在其内部形成循环水流,从而使得在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动力设备的前提下,形成自然回流的方式,减少了成本,也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将设备最小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和进水管,所述处理池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处理池内设置缺氧区、厌氧区和好氧区,所述进水管设置在缺氧区和厌氧区处,所述缺氧区和厌氧区连通,所述好氧区包裹在缺氧区和厌氧区的外部;所述好氧区的入水口和厌氧区连通,所述好氧区的出水口与缺氧区连通;所述好氧区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处设置导流机构,处理池内的污水经由导流机构形成循环水流;所述好氧区内设置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与好氧区连通,所述沉淀区上设置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导流机构呈Y形或者圆弧形;所述好氧区入水口处的导流机构,一半设置在厌氧区内,一半设置在好氧区内;所述好氧区出水口处的导流机构,一半设置在缺氧区内,一半设置在好氧区内。
优选的,所述好氧区入水口处的导流机构为第一Y形导流板,所述好氧区出水口处的导流机构为第二Y形导流板,所述第一Y形导流板和第二Y形导流板设置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缺氧区和厌氧区的边界皆为圆形设置,所述缺氧区内设置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缺氧区分隔为缺氧区进入块和缺氧区回流块;所述厌氧区内设置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厌氧区分隔为厌氧区进入块和厌氧区回流块;所述缺氧区回流块与厌氧区进入块连通。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的底部与好氧区连通,所述沉淀区上设置有溢流管和排泥管。
优选的,所述缺氧区、厌氧区和好氧区内分别设置水下推进器,所述水下推进器的推进方向为朝向水流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好氧区内设置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设置在远离沉淀区的一侧,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泥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圆形外壁与导流机构相结合,通过本身的结构形状,使得污水在装置内部形成自然的流动路径,在不设置额外辅助动力设备的前提下,使得污水形成循环流动的状态,达到污水净化处理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好氧区包裹在缺氧区和厌氧区的外部,形成污水可以自然流动的循环路径,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空间利用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缩小整个装置的体积,将装置最小化,应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拓工程技术咨询(成都)有限公司,未经水拓工程技术咨询(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26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系统及作业车辆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木托盘生产线的打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