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釉夹持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26209.6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69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蓝印子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C04B4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庄吴敏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景德***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釉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采用螺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钳体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设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二钳体远离第二把手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之间呈“十”字状,所述陶瓷坯胎放置在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人工施釉固定夹持装置易在陶瓷坯胎底部形成小点影响产品合格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施釉夹持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施釉固定夹持装置将钳体的一部分设计成圆弧状,陶瓷坯胎放置在钳体另一端的放置面上,通过圆弧状钳体端部伸进陶瓷坯胎内部并与底部相夹紧固定产品,该设计通常会在夹持陶瓷坯胎后在底部形成一个比较严重的小点,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后改进后全部使用铁丝进行固定,这样在施釉后补釉更加简单,快捷,增加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施釉夹持工具,解决了目前人工施釉固定夹持装置易在陶瓷坯胎底部形成小点影响产品合格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施釉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采用螺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钳体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设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二钳体远离第二把手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之间呈“十”字状,所述陶瓷坯胎放置在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钳体位于螺栓的一旁连接有调节螺杆。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设计成圆弧状,该圆弧状的一端可与第一钳体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中间设有支叉,所述支叉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铁圈,所述铁圈可对陶瓷坯胎进行一定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相互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备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调节螺杆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螺杆达到合适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开口角度,避免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在夹持陶瓷坯胎时由于用力过大使第一钢丝绳在陶瓷坯胎上端口的压痕过深影响成品率,该铁圈围绕在陶瓷坯胎的周围但不接触,高度与陶瓷坯胎的杯肚齐平,避免第一钢丝绳在夹持时意外松脱,导致陶瓷坯胎从安装框上脱落砸碎,通过设计铁圈,铁圈可对松脱的陶瓷坯胎进行一定的限位与抵挡避免脱落砸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钳体,11、第一把手,2、第二钳体,21、第二把手,3、第一安装架,31、第一钢丝绳,32、支叉,4、安装框,41、第二钢丝绳,42、第三钢丝绳,5、陶瓷坯胎,6、螺栓,7、调节螺杆,8、第二安装架,81、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蓝印子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景德镇蓝印子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26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