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力悬浮式反应堆停堆棒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25123.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2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余俨;王海平;杨浩然;姚尧;潘清坤;纪园园;李洋;马成文;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7/06 | 分类号: | G21C7/06;G21C7/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反应堆 停堆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力悬浮式反应堆停堆棒,包括控制棒导向管、反应堆堆芯、包壳、中子吸收体及主冷却剂泵;控制棒导向管安装于反应堆堆芯内,包壳位于控制棒导向管内,控制棒导向管与包壳之间有间隙,中子吸收体设置于包壳内,控制棒导向管的侧面设置有泄流孔,控制棒导向管的底部入口处安装有缓冲装置,主冷却剂泵的出口与控制棒导向管的底部入口相连通,该停堆棒能够避免使用机械钩爪,同时实现停堆的多样性,并且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反应堆停堆棒领域,涉及一种液力悬浮式反应堆停堆棒。
背景技术
当前先进反应堆停堆棒都采用非能动、故障安全的设计理念,发生紧急控制情况时,停堆棒驱动机构自动断电,停堆棒机械钩爪脱开,停堆棒依靠重力插入反应堆堆芯,确保反应堆控制;反应堆停堆棒设计采用“单一故障”原则设计,即一根停堆棒故障无法掉落时,仍能保障反应堆自动控制。上述反应堆停堆棒设计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停堆棒重力下落前提是机械钩爪脱开,机械装置有失效导致卡棒的可能性;二是超过设计基准的多根停堆棒故障无法下落插入堆芯的情况,对于压水堆需要紧急注硼,但对于钠冷快堆/锂冷快堆/铅冷快堆/熔盐堆来说,紧急注硼不可行,缺少冗余的停堆措施,安全性较差;三是停堆棒都采用停堆棒驱动机构和机械钩爪的工作方式,停堆方式多样性设计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液力悬浮式反应堆停堆棒,该停堆棒能够避免使用机械钩爪,同时实现停堆的多样性,并且安全性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力悬浮式反应堆停堆棒包括控制棒导向管、反应堆堆芯、包壳、中子吸收体及主冷却剂泵;
控制棒导向管安装于反应堆堆芯内,包壳位于控制棒导向管内,控制棒导向管与包壳之间有间隙,中子吸收体设置于包壳内,控制棒导向管的侧面设置有泄流孔,控制棒导向管的底部入口处安装有缓冲装置,主冷却剂泵的出口与控制棒导向管的底部入口相连通。
包壳的外壁上焊接有金属绕丝。
包壳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上端塞。
包壳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下端塞。
上端塞与中子吸收体之间设置有上部压紧弹簧,下端塞与中子吸收体之间设置有下部压紧弹簧。
上端塞的顶部设置有操作接头。
上端塞与操作接头为一体化结构。
包壳中在上部压紧弹簧及下部压紧弹簧所在区域分别形成上部气腔及下部气腔。
上部气腔及下部气腔内预充有与一回路运行压力相同的氩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力悬浮式反应堆停堆棒在具体操作时在反应堆启动至正常运行期间,依靠冷却剂流动的推力将停堆棒向上推出反应堆堆芯,停堆棒悬浮停留在堆芯上方;反应堆正常停堆时,主冷却剂泵降速运行,冷却剂流动的推力小于停堆棒的重力,停堆棒缓慢插入堆芯;当发生失流事故时,冷却剂流动速度迅速降低,冷却剂的流动推力迅速降低,停堆棒插入堆芯,控制棒导向管的入口处设置有缓冲装置,停堆棒落下时避免产生严重冲击,以避免使用机械钩爪造成卡棒的可能性,同时简化反应堆结构,降低成本,实现停堆的多样化,提高反应堆的故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图1是液力悬浮式反应堆停堆棒的示意图。
其中,1为反应堆堆芯、2为控制棒导向管、3为上端塞、3-1为操作接头、4为包壳、4-1为上部气腔、4-2为泄流孔、4-3为下部气腔、5为上部压紧弹簧、6为金属绕丝、7为中子吸收体、8为下部压紧弹簧、9为下端塞、10为缓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25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药水分类袋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电击式灭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