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制造负离子的智能吸氢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21230.7 | 申请日: | 2021-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2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氢能源(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12 | 分类号: | A61M16/12;A61M16/10;A61M15/02;C25B9/00;C25B1/044;C25B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负离子 智能 吸氢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制造负离子的智能吸氢机,包括安装箱,安装箱正面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门,安装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壳,安装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解箱,安装箱的内部且位于电解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左侧贯穿安装箱并延伸至安装箱的左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门用于将电解水加注至电解箱的内部,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壳用于将外部的空气送至安装箱的内部并与电解箱产生的氢气及氧气混合,送至负离子发生器的内部进行负离子化,同时解决了吸氢机是通过电解水从而产生氢气,满足人们的需要,由于电解的水未经过过滤,从而导致电解电极氧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氢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制造负离子的智能吸氢机。
背景技术
吸氢机就是通常说的氢气呼吸机,是通过电解高纯水,产生高纯度氢气,供人体吸入,已达到氢健康的设备,吸氢机是用来呼吸氢气的机器,氢气的制取是从水中,通过电解后,再分离出氢气,需要电解水槽、电解装置、分离装置等等,每种部件的都是一套复杂的体系,首先,电解水槽,选用安全无害的食品级材质盛装用于电解的氢井高纯水,无菌,且无污染,这样制出来的氢气纯度更高,效果更好。
吸氢机是通过电解水从而产生氢气,满足人们的需要,由于电解的水未经过过滤,从而导致电解电极氧化,影响后续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制造负离子的智能吸氢机,具备能够对电解水进行过滤的优点,解决了吸氢机是通过电解水从而产生氢气,满足人们的需要,由于电解的水未经过过滤,从而导致电解电极氧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制造负离子的智能吸氢机,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正面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安装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壳,所述安装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解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且位于电解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左侧贯穿安装箱并延伸至安装箱的左侧,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左侧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部与负离子发生器的底部连通,所述电解箱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壳。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棉纱滤网,所述第二安装壳的内部且位于棉纱滤网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滤网。
优选的,所述电解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正电极导管,所述正电极导管的顶部与导气管的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解箱的顶部且位于正电极导管的右侧连通有负电极导管,所述负电极导管的顶部与导气管的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内部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架并固定安装有扇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门用于将电解水加注至电解箱的内部,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壳用于将外部的空气送至安装箱的内部并与电解箱产生的氢气及氧气混合,送至负离子发生器的内部进行负离子化,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通过设置第二安装壳用于对加注至电解箱内部的水进行过滤,从而避免水中的杂质对电解电极造成腐蚀,从而降低整体的使用寿命,同时解决了吸氢机是通过电解水从而产生氢气,满足人们的需要,由于电解的水未经过过滤,从而导致电解电极氧化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性炭滤网用于吸附水中的杂质及气味,通过设置棉纱滤网对活性炭滤网进行保护避免活性炭滤网跟随水流进入电解箱的内部,从而影响电解电极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正电极导管用于电解水产生氧气,增加空气质量,通过设置负电极导管用于产生氢气,从而满足人员的使用需要,通过扇叶和电机之间的配合将空气送至导气管的内部并与氢气氧气混合后送至负离子发生器的内部负离子化,从而通过排气管排出,供所需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氢能源(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石化氢能源(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21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魔芋专用地膜生产用卷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修补喷漆机器人洗枪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