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多用充电升温检测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16216.8 | 申请日: | 202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4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贾红兵;杜波;胡先洪;贾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G01K1/14;G01K1/1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高阳 |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多用 充电 升温 检测工具 | ||
一种便携式多用充电升温检测工具,包括手持供电体和多用加热头;手持供电体包括手持供电体本体,手持供电体本体上设有电源开关和显示屏,手持供电体本体顶部设有调整把手,调整把手用于带动两个支臂转动,支臂端部设有供电测量接头,供电测量接头用于与多用加热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的多用加热头包括两片弧形加热片,弧形加热片上设有供电测量接口、加热体和导热层,供电测量接口用于与供电测量接头连接。手持供电体采用可循环充电的可充电电池供电,结构采用手持式设计,手持供电体内部设置有加热头供电控制电路,可实现对加热头的温度进行控制;克服了现场供电不便、空间狭小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多用充电升温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升温检测,是指利用某种介质对待检测设备进行升温,待温度稳定后实现对待检测设备的温度检测。
在水力发电厂、变电站等电力及交通工程中需对测温光纤、测温电阻等测温探头进行温度检测,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测温探头尺寸的多样性及测温探头分布的广泛性。使用目前现有温度检测设备存在供电不便、操作空间狭小检测设备过大、检测设备与现场探头尺寸不能匹配等问题。对于以上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充电式、便携式、检测接口可调、能用于多种型号测温探头的多用型升温检测设备,以满足目前复杂的现场环境,提升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多用充电升温检测工具,手持供电体采用可循环充电的可充电电池供电,结构采用手持式设计,手持供电体内部设置有加热头供电控制电路,可实现对加热头的温度进行控制;克服了现场供电不便、空间狭小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携式多用充电升温检测工具,包括手持供电体和多用加热头;手持供电体包括手持供电体本体,手持供电体本体上设有电源开关和显示屏,手持供电体本体顶部设有调整把手,调整把手用于带动两个支臂转动,支臂端部设有供电测量接头,供电测量接头用于与多用加热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的多用加热头包括两片弧形加热片,弧形加热片上设有供电测量接口、加热体和导热层,供电测量接口用于与供电测量接头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手持供电体本体内设有电池,手持供电体本体底部设有手持供电体后盖。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供电测量接口与供电测量接头插接连接;电池用于给多用加热头内的加热体供电,手持供电体本体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测温探头连接,测温探头设置在弧形加热片内,测温探头测量的温度参数用于在显示屏进行显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导热层为多层导热片叠加而成。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两个支臂之间通过弧形弹性片连接,两个支臂形成的夹角中部设有凸轮,凸轮中部设有转轴,转轴一端通过扭转弹簧与手持供电体的外壳连接,转轴另一端与调整把手连接。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多用充电升温检测工具,适用性广,由多用加热头和手持供电体构成。多用加热头内部设计有加热电路,加热头可根据现场所需加热元件的直径进行孔径选择,加热头导热层采用多层叠加的结构设计,可根据现场需求进行导热层的增减进行加热孔径的调整,具有较强的现场适应能力。手持供电体采用可循环充电的可充电电池供电,结构采用手持式设计,手持供电体内部设置有加热头供电控制电路,可实现对加热头的温度进行控制。
通过增设可充电电池,设计可组装的多用加热头,以及设计可调支臂和可调导热层,实现升温检测工具应用的多样性和便携性,克服了现场供电不便、空间狭小等问题,排出了因温度探头尺寸多样性而制约现有温度检测工具使用的不利于因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成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6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