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一次性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15855.2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5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利达;沈阳;屈玉娟;项培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心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百年育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8 | 代理人: | 丰美玲 |
地址: | 32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眼镜 一次性 口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一次性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以及设置在口罩主体边框部的两个耳线,在所述口罩主体内部嵌套有鼻梁条,在所述口罩主体外部上端设置有防雾片,防雾片由熔喷布、无纺布双层折叠成M型,喷绒布位于防雾片外层,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内侧上边缘,形成双倒V型弹性折叠空间,口罩主体由两层无纺布包裹喷绒布制成。本实用新型,人体呼出空气向上移动时,绝大部分气体进入防雾片的双倒V型空间,使双倒V型防雾片向两侧张开,促使防雾片贴合面部更紧密,降低人体呼出气体从口罩上部和人脸部缝隙溢,在脸部与口罩之间,其中靠脸侧的防雾片的侧边伸长,增大与面部贴合面积,阻塞水蒸气流向眼镜形成水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防护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一次性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防护用具,用于阻止空气中有害颗粒如灰尘、细菌、花粉、PM2.5等进入鼻腔、肺部,并能阻止口水飞溅导致病菌传播,广泛应用于医疗、劳动防护、公共出行。口罩为了保证呼吸时有良好的防护效果,需要口罩与面部很好的贴合,否则呼吸的气体有从面部与口罩的缝隙穿过。面部与鼻梁之间是一个凹陷轮廓,而一次性口罩上边缘使用金属细棒或薄片鼻梁条,折成弧形,使口罩上部贴合鼻梁。金属折弯的弧形形状基本固定,人脸鼻梁两侧的肌肉是活动的,固定的口罩形状无法高精度匹配活动的人脸曲面,存在缝隙。在天气寒冷时,人呼气时,从一次性口罩上边缘缝隙跑出的湿热气体,含水蒸气,在相对冰冷的眼镜上冷暖形成液太小水滴,附在眼镜上,形成水雾,阻挡人的视线,影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水蒸气附着在眼镜点阻挡人的视线,影响安全,而提出的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一次性口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一次性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以及设置在口罩主体边框部的两个耳线,在所述口罩主体内部嵌套有鼻梁条,在所述口罩主体外部上端设置有防雾片。
优选地,防雾片由熔喷布、无纺布双层折叠成M型,喷绒布位于防雾片外层,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内侧上边缘,形成双倒V型弹性折叠空间。
优选地,口罩主体由两层无纺布包裹喷绒布制成。
优选地,口罩主体中间采用三层折叠设计。
优选地,所述耳线由弹性材质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人体呼出空气向上移动时,绝大部分气体进入防雾片的双倒V型空间,使双倒V型防雾片向两侧张开,促使防雾片贴合面部更紧密,降低人体呼出气体从口罩上部和人脸部缝隙溢出;
在脸部与口罩之间,其中靠脸侧的防雾片的侧边伸长,增大与面部贴合面积,阻塞水蒸气流向眼镜形成水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一次性口罩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一次性口罩的侧视图。
图中:1口罩主体、2耳线、3鼻梁条、4防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防止眼镜起雾的一次性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采用三层过滤,外层无纺布,防止大颗粒、唾沫,中间层为熔喷布,过滤细微颗粒,内层无纺布,亲和肌肤,口罩主体1中间采用三层折叠设计,呼吸空间更大。
设置在口罩主体1边框部的两个耳线2耳线,使用弹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心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心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5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机的安装装置和摄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荧光粉涂层玻璃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