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节水的智能数控双炒单尾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14652.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5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郑东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威(天津)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3/00 | 分类号: | F24C13/00;F24C14/00;F24C15/00;F16K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西青区学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节水 智能 数控 双炒单尾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节水的智能数控双炒单尾灶,包括灶台,灶台上表面设置有排水槽,排水槽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一侧设置有灶头,灶头一侧设置有水罐,水罐顶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一侧设置有浮球,水罐内部设置有保温罐,保温罐顶部设置有罐盖,灶台内部设置有热流道,热流道一端设置有风机,风机一端设置有散热板,灶台正面设置有数控面板,灶台背面设置有背板,背板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一侧设置有扁嘴喷头,扁嘴喷头底部设置有伸缩水管,伸缩水管一侧设置有水龙头,背板背面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口。该一种自动节水的智能数控双炒单尾灶通过设置过滤板、保温罐、热流道,可以节约水资源,实现余热再利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节水的智能数控双炒单尾灶。
背景技术
大锅灶是厨房设备中的一种灶具,一般为商用厨房设备,中餐灶的一种。它打破以往的燃烧方式,使火苗在炉膛向四周传递、火力均匀、节能、高效;设计合理、造型美观、无污染,适用于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是厨房内的理想设备。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现有的大型灶台因为需要用储水桶中的水进行降温,所以会长期不关闭水管,以保证储水桶一直有水,造成了资源浪费;
2、现有的大型灶台,厨师用的都是大火,导致灶台的温度很高,产生的余热一般都被直接排走,造成热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节水的智能数控双炒单尾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节水的智能数控双炒单尾灶,包括灶台,所述灶台上表面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设置有灶头,所述灶头一侧设置有水罐,所述水罐顶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一侧设置有浮球,所述水罐内部设置有保温罐,所述保温罐顶部设置有罐盖,所述灶台内部设置有热流道,所述热流道一端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一端设置有散热板,所述灶台正面设置有数控面板,所述灶台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设置有扁嘴喷头,所述扁嘴喷头底部设置有伸缩水管,所述伸缩水管一侧设置有水龙头,所述背板背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灶台左右对称分布两个灶头,所述灶头的内腔通过热流道与水罐的内腔相贯通,所述水罐的内腔通过热流道与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散热板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罐顶部内嵌有圆形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内部设有与保温罐底面直径距离相等的圆形通孔,所述保温罐顶面直径距离大于圆形通孔的直径距离,所述保温罐外壁高度小于水罐内壁高度,所述保温罐与水罐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板正面对应灶头上方的位置分布两个显示屏,所述灶台正面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数控面板,所述数控面板内部设置有处理器,所述过滤板、排水槽和散热板内部均匀分布多个孔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龙头一端与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扁嘴喷头通过伸缩水管与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扁嘴喷头通过矩形挂钩与背板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龙头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浮球通过连杆与活塞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罐内部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扁嘴喷头端口处设置有智能控制阀,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智能控制阀、数控面板和电源接口之间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节水的智能数控双炒单尾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威(天津)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威(天津)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4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