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容量电芯双重并联的高容量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12938.6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7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9 | 分类号: | H01M50/249;H01M50/258;H01M50/512;H01M50/509;H01M10/54;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胡婷婷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镇左岭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双重 并联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容量电芯双重并联的高容量电池模组。该高容量电池模组包括一级并联电芯和由若干个一级并联电芯并联得到的二级并联电芯;其中,一级并联电芯包括若干个并联连接的小容量电芯。如此设置,当高容量电池模组退役时,将二级并联电芯进行拆分,可二次应用于相应小容量要求的动力电池供电领域;再进一步将一级并联电芯进一步拆分,可二次应用于相应更小容量要求的动力电池供电领域。通过空心结构电芯的同心圆式并联,能够降低电芯自身的内阻,提高散热效果,空间布局也更合理。本实用新型不仅扩大了小容量电芯的梯次利用场景,还提高了电池的容量稳定性,降低电池监控难度,充分挖掘了电池的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容量电芯双重并联的高容量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对于续航里程要求的逐渐提升,对于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逐渐升高,为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电动汽车需要使用单体容量更大的电芯。由于国家规定,当车用动力电池的可充放电容量≤初始容量80%时即需要退役。对于退役动力电池自身来说,其80%的剩余可充放电容量仍然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在如叉车、低速电动车、备用电源等对于可充放电容量要求不高的其他领域上可继续使用。然而由于电动汽车用电池的电芯单体容量、体积、重量过大,超过了叉车、低速电动车、备用电源的实际需求,因此此梯次利用场景不多。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小容量电芯双重并联的高容量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容量电芯双重并联的高容量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将小容量电芯并联得到一级并联电芯,再将一级并联电芯并联得到双重并联的高容量电池模组,不仅扩大了小容量电芯的梯次利用场景,还提高了电池的容量稳定性,降低电池监控难度。通过空心结构电芯的同心圆式并联,可以在正负极集流体边缘引出更多的极耳,从而降低电芯自身的内阻,提高散热效果,空间布局也更合理。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容量电芯双重并联的高容量电池模组,包括一级并联电芯和由若干个所述一级并联电芯并联得到的二级并联电芯;所述一级并联电芯包括若干个并联连接的小容量电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小容量电芯均为具有中空结构的电芯,若干个具有中空结构的电芯以同心圆的形式排列,然后并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所述具有中空结构的电芯之间设置有中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具有中空结构的电芯的外径大于其高度,所述具有中空结构的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设置于所述具有中空结构的电芯高度方向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小容量电芯包括裸电芯本体、与所述裸电芯本体相连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以及用于封装所述裸电芯本体的封装结构;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一端与所述裸电芯本体相连,一端裸露在所述封装结构的外部;所述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与所述封装结构的连接部位设有极耳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个所述小容量电芯的正极极耳之间通过铝正极桥相连,负极极耳之间通过镍正极桥相连,得到一级并联电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容量电芯的封装结构为圆柱形封装结构、软包封装结构或方形封装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一级并联电芯设有总正极极耳和总负极极耳,若干个所述一级并联电芯的总正极极耳之间通过正极转接片相连,总负极极耳之间通过负极转接片相连,得到二级并联电芯。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以上所述的小容量电芯双重并联的高容量电池模组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将退役的高容量电池模组的二级并联电芯进行拆分,得到若干组退役的一级并联电芯,根据退役的一级并联电芯的容量,将其二次应用于相应小容量要求的动力电池供电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2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三坐标辅助检测装置
- 下一篇:线路板精密覆膜成套贴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