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缠绕自锁紧充气止血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09549.8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6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瑛琦;冯伟;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何磊 |
地址: | 31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充气 止血带 | ||
1.一种免缠绕自锁紧充气止血带,包括带体组件(100)、固定组件(200)和撑紧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带体组件(100)的侧部,所述撑紧组件(300)设置于所述带体组件(100)的侧部,其中:
所述带体组件(100)包括条带(110)和两个翼带(120),两个所述翼带(120)对称设置于所述条带(110)的两侧;
所述固定组件(200)包括若干魔术贴(210)、若干第一绑带(220)、若干第二绑带(230)、若干公扣(240)和若干母扣(250),若干所述魔术贴(210)分别包括勾面(211)和毛面(212),所述勾面(211)呈等距缝制于所述条带(110)的一侧,所述毛面(212)呈等距缝制于所述条带(110)的另一侧,若干所述勾面(211)与若干所述毛面(212)在止血时分别相贴合,若干所述第一绑带(220)呈等距缝制于所述条带(110)的侧部,若干所述第一绑带(220)与若干所述勾面(211)呈间隔设置,若干所述公扣(240)分别安装于若干所述第一绑带(220)的端部,若干所述第二绑带(230)呈等距缝制于所述条带(110)的侧部,若干所述第二绑带(230)与若干所述毛面(212)呈间隔设置,若干所述母扣(250)分别安装于若干所述第二绑带(230)的端部,若干所述公扣(240)与若干所述母扣(250)在止血时分别相插接;
所述撑紧组件(300)包括气囊(310)、两个导气管(320)和进气管(330),所述气囊(310)设置于所述条带(110)的内侧,两个所述导气管(320)分别连通安装于所述气囊(310)的两侧部,两个所述导气管(320)的端部与所述进气管(330)均分别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缠绕自锁紧充气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110)包括底垫层(111)、连接层(112)、柔性层(113)和面层(114),所述连接层(112)胶接于所述底垫层(111)的上部,所述柔性层(113)胶接于所述连接层(112)的上部,所述面层(114)胶接于所述柔性层(113)的上部,所述柔性层(113)的中部开设有放置槽(115),所述气囊(310)设置于所述放置槽(115)的内侧,所述柔性层(113)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导气管(320)配合的贯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缠绕自锁紧充气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层(111)的侧部一侧分别与所述勾面(211)和所述第一绑带(220)相连,所述底垫层(111)的另一侧分别与所述毛面(212)和所述第二绑带(23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缠绕自锁紧充气止血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翼带(120)均设置为柔性弹性翼带,两个所述翼带(120)分别与所述连接层(112)的两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缠绕自锁紧充气止血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翼带(120)的侧部设置有若干限位槽(121),所述限位槽(121)的部位胶接有柔性条(122),若干所述柔性条(122)分别与所述第一绑带(220)和所述第二绑带(230)呈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缠绕自锁紧充气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面(211)的长度和所述毛面(212)的长度分别大于所述翼带(120)的宽度3cm-7cm,所述勾面(211)的长度与所述毛面(212)的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缠绕自锁紧充气止血带,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毛面(212)的侧部均缝制有拉绳(213),所述拉绳(213)的端部连接有持握块(2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缠绕自锁紧充气止血带,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绑带(220)和若干所述第二绑带(230)均设置为弹性绑带,若干所述第一绑带(220)和若干所述第二绑带(230)的内侧均间隔设置有柔性块(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95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阻器高效能加工装置
- 下一篇:防溅料的混凝土出口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