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盘用连接结构、底盘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07883.X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85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谯超凡;温浩军;张伟荣;李中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张小勇;刘铁生 |
| 地址: | 832003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连接 结构 汽车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底盘用连接结构、底盘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其中,该底盘用连接结构包括骨架纵梁,具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骨架纵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于底盘副车架;螺母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螺母套筒的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用于连接所述底盘副车架;加强框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用于安装所述螺母套筒,且具有与所述螺母套筒的两端部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骨架纵梁包括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安装面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加强面。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增加可汽车副车架与车体的安装点,以及底盘用连接结构可承受的载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盘用连接结构、底盘及汽车。
背景技术
当今,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对汽车的各种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副车架是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对其所接附区域的车身结构有较高要求,因此副车架所对应的车身安装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副车架与车体的连接一般是采用螺栓螺母连接的方式,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恶劣路况等情况副车架可能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副车架与车体之间现有的连接结构在周边没有良好的车体辅助加强结构的情况下,连接结构的强度可能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盘用连接结构、底盘及汽车,以实现增加可汽车副车架与车体的安装点,以及底盘用连接结构可承受的载荷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底盘用连接结构,该底盘用连接结构包括:骨架纵梁,具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骨架纵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于底盘副车架;
螺母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螺母套筒的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用于连接所述底盘副车架;
加强框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用于安装所述螺母套筒,且具有与所述螺母套筒的两端部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其中,所述骨架纵梁包括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安装面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加强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置空间。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强骨架,所述加强骨架包括第二安装面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相对两侧的第二加强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与两个所述第二加强面之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
所述加强骨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内壁贴合;
所述加强框架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框架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顶部的内壁贴合。。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加强面上分别相背形成有至少一个加强肋,两个所述第二加强面上分别相背形成有用于填充每个所述加强肋的加强凸起;
其中,所述加强肋和所述加强凸起分别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一加强面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两个所述加强肋,且至少两个所述加强肋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方向间隔分布。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面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厚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安装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靠近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7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