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经皮气管切开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06526.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3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小琴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刘旋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气管 切开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合式经皮气管切开导管,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包括内芯、导管、外壳,所述内芯包括内部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芯头;所述第二通道一端连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另一端连接芯头;所述第二通道上设第一凸块;所述导管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及下壳,所述上壳右侧设有第三凸块,所述下壳右侧设有与第三凸块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上壳左侧设有锁止块,所述下壳左侧设有与锁止块配合使用的锁止槽;比传统的经皮扩张气管造口导管,该装置形成的创伤更少,具有类似于牛角扩张方法的优势;相比牛角扩张导管,使用该装置时可减少一个操作步骤,缩短了操作时间,提升治疗效率;生产所需耗材减少,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组合式经皮气管切开导管。
背景技术
传统经皮扩张气管造口导管,分多个部件,操作步骤如下:1.穿刺套管针穿刺,拔出穿刺针针芯,2.置入导丝,3.扩皮器扩皮,4.扩张钳/扩张器逐层、逐次扩张,5.置入导管,操作比较繁琐,形成的创伤较多,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组合式经皮气管切开导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组合式经皮气管切开导管,包括内芯、导管、外壳、导丝,所述内芯包括内部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芯头;所述第二通道一端连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另一端连接芯头;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大于第二通道的内径;所述第二通道上设第一凸块;所述导管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导管上设有通过气管相互连接的气囊和卡弗;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及下壳,所述上壳右侧设有第三凸块,所述下壳右侧设有与第三凸块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上壳左侧设有锁止块,所述下壳左侧设有与锁止块配合使用的锁止槽;所述锁止块上设有尖部,所述锁止槽内设有凹部;所述导丝穿过内芯内部且内芯可沿导丝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内芯、导管、外壳的弯曲程度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内径为8.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三凸块和凹槽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锁止块和锁止槽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导管内径可为7.5cm、8.0cm、8.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比传统的经皮扩张气管造口导管,该装置形成的创伤更少,具有类似于牛角扩张方法的优势。
2.相比牛角扩张导管,使用该装置时可减少一个操作步骤,缩短了操作时间,提升治疗效率。
3.生产所需耗材减少,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三凸块和凹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锁止块和锁止槽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小琴,未经刘小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6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生产用梳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性下肢抬高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