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功耗低的全自动智能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02871.8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7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屠世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三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E05B47/00;E05B15/00;H02J7/00;H02J50/0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李珍珍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全自动 智能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耗低的全自动智能门锁,该方案包括门锁本体,所述门锁本体包括位于门锁本体门外一侧的OLED触摸显示屏、设于OLED触摸显示屏内侧的屏下指纹模块、设于门锁本体内部的ARM控制板及与ARM控制板电连接的电池和门锁结构;所述OLED触摸显示屏与ARM控制板电连接,通过所述ARM控制板控制OLED触摸显示屏;所述屏下指纹模块与ARM控制板电连接,该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利用OLED屏比LCD屏更加省电且更薄的优点,可做到更加节能,而且能够做到屏下指纹功能,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可装更大体积容量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具体涉及一种功耗低的全自动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相对于传统门锁,在开锁方式、安全性、管理性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开锁体验和更多的应用场景,因此近几年智能门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智能门锁通常采用刷卡操作、刷身份证操作和刷脸操作等措施进行识别验证,验证成功后进而打开门锁。
目前的智能门锁为了增加更多的功能,往往添加了很多传感器和电子元件,并且采用大屏来代替传统的按键面板,但是现有的智能门锁屏幕均采用LCD屏,能耗较高且无法简单实现屏下指纹,导致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区域来安装指纹模块,导致智能门锁内部空间更加紧张,无法安装更大容量的电池。
因此,亟待一种功耗低的全自动智能门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功耗低的全自动智能门锁。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功耗低的全自动智能门锁包括门锁本体,所述门锁本体包括位于门锁本体门外一侧的OLED触摸显示屏、设于OLED触摸显示屏内侧的屏下指纹模块、设于门锁本体内部的ARM控制板及与ARM控制板电连接的电池和门锁结构;所述OLED触摸显示屏与ARM控制板电连接,通过所述ARM控制板控制OLED触摸显示屏;所述屏下指纹模块与ARM控制板电连接。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1、相比现有技术,利用OLED屏比LCD屏功耗低、更薄的优点,可显著降低门锁的功耗,为门锁本体内部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安装电池的零件,提高续航能力;
2、相比LCD屏,OLED屏更加容易实现且具有成熟的屏下指纹方案,比单独指纹模块的方案可节省更多的空间,进一步给电池提供更多的安装空间;
3、利用ARM控制板功耗低且扩展性强的优点,可实现更多智能化操作,执行多种命令,对于各种传感器、通信模块的兼容性更好,也因此能够运行各种电源管理软件,实现更加节能的运行模式,显著降低功耗;
4、利用ARM控制板控制OLED触摸显示屏的亮度、开关等,可在长时间不使用时熄灭OLED触摸显示屏,减少功耗。
进一步地,所述OLED触摸显示屏采用LTPO OLED面板制成。OLED面板的功耗主要是分为刷新功耗和点亮功耗,无论是刷新功耗还是点亮功耗,都跟TFT有关系,而衡量TFT优劣的指标之中有两个指标非常重要,它们就是载流子迁移率开关比,载流子迁移率越高,驱动电压也就越低,所以能降低功耗,开关比越大,关闭状态的漏电就越小,也就能支撑像素点亮更久,而目前主流主要有三种TFT技术,单晶硅,LTPO和IGZO,而LTPO为LTPS与IGZO方案的结合体,LTPS具备高迁移率但低刷新率功耗较高,而IGZO的低刷新率比较稳定且功耗较低,但是迁移率不高。如果将两者结合,自然便可覆盖更广的刷新率范围,功耗也会进一步下降,而LTPO便是将LTPS与IGZO两者优势相结合,因此采用LTPO OLED面板的本方案可进一步地降低屏幕的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三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兴三星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2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