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松螺栓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02698.1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44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敏;李贵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淑敏 |
| 主分类号: | F16B39/24 | 分类号: | F16B39/24;F16B39/282 |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杨晓彤 |
| 地址: | 45415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纹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松螺栓,包括螺栓本体、防松螺母和双向锁止弹簧垫圈,双向锁止弹簧垫圈和防松螺母依次安装在螺栓本体的螺纹段上,螺栓本体包括螺栓头,螺栓头顶端设有螺柱,螺栓头靠近螺柱端倾斜设有多个第一防松台,多个第一防松台均匀设置,防松螺母底部倾斜设有多个第二防松台,多个第二防松台均匀设置,双向锁止弹簧垫圈包括内圈,内圈外侧倾斜设有多个棘爪,棘爪以内圈的中心为圆心呈放射状均匀排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倾斜设置棘爪、第一防松台和第二防松台,棘爪与第一防松台或第二防松台相互抵接,能够防止螺栓松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纹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松螺栓。
背景技术
防松螺栓主要用于控制振动状态条件下运行的连接部件的松动失效,特别是在振动工作状态下的机械设备,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部件松动而影响机械连接部件正常运行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紧固件防松方法一般包括不可拆卸的防松方案和增大摩擦力。不可拆卸的防松方案采用点铆和焊接等方式将可拆卸螺丝连接改变为不可拆卸螺纹连接。在不可拆卸的防松方案中,紧固件不能重复使用。且操作麻烦,常用于某些要求防松性能高而又不需要拆卸的重要场合。增大摩擦力的防松利用增大螺纹间或螺栓头及螺母端面的摩擦力的方法来达到防松的目的。增大摩擦力的防松方案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反复拆卸,但是可靠性较差。在工作一定时间后,会因振动等原因降低防松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松螺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倾斜设置棘爪、第一防松台和第二防松台,棘爪与第一防松台或第二防松台相互抵接,能够防止螺栓松动。
一种防松螺栓,包括螺栓本体、防松螺母和双向锁止弹簧垫圈,所述双向锁止弹簧垫圈和防松螺母依次安装在螺栓本体的螺纹段上,所述螺栓本体包括螺栓头,所述螺栓头顶端设有螺柱,且螺栓头靠近螺柱端倾斜设有多个第一防松台,且多个第一防松台沿螺栓头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防松螺母底部倾斜设有多个第二防松台,且多个第二防松台沿防松螺母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双向锁止弹簧垫圈包括内圈,所述内圈外侧倾斜设有多个棘爪,所述棘爪以内圈的中心为圆心呈放射状均匀排列。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松台的倾斜方向与螺栓本体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防松台的倾斜方向与第一防松台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棘爪的倾斜方向与螺栓本体的螺纹旋向相反,且棘爪的倾斜角度与第一防松台的倾斜角度相同,使用时,棘爪与第一防松台或第二防松台相抵接,能够防止螺栓本体或防松螺母松动。
优选的,第一防松台和第二防松台与棘爪相抵接端均为直角,使棘爪与第一防松台或第二防松台相抵接时,螺栓本体或防松螺母不易松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能够使该防松螺栓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防松螺母的一端固定在联接件上,将螺栓本体与防松螺母螺纹连接,并将双向锁止弹簧垫圈套在螺栓本体上,使双向锁止弹簧垫圈的棘爪与第一防松台相互抵接,能够防止螺栓本体转动。
将螺栓本体的底部固定在联接件上,将螺栓本体与防松螺母螺纹连接,并将双向锁止弹簧垫圈套在螺栓本体上,使双向锁止弹簧垫圈的棘爪与第二防松台相抵接,能够防止防松螺母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倾斜设置棘爪、第一防松台和第二防松台,棘爪与第一防松台或第二防松台相互抵接,能够防止螺栓松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双向锁止弹簧垫圈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防松螺母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淑敏,未经李淑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2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