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的混凝土浇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01552.5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91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窦勇;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3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混凝土 强度 等级 同时 浇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以及旋转组件;所述第二气囊置于第一气囊内,所述旋转组件置于第一气囊上方;所述旋转组件上设置通气孔;所述旋转组件内设置并行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第一气囊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第二气囊相连通;通过转动旋转组件使得第一进气口与通气孔相连通或第二进气口与通气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气囊,保证气囊填满钢筋缝隙,有效解决单个气囊破裂导致混凝土出现渗透,保证不同等级混凝土浇筑质量,节约时间,提高浇筑施工效率;且便于气囊的存放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的混凝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梁、柱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梁、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差超过一个等级,即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框架梁两个等级或以上时,例如:框架梁强度等级为C30,框架柱强度等级为C40,这种情况下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需要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在节点核心区周围低强度的梁板位置采用钢丝网板将节点核心区分割出来,先浇筑节点核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初凝前,取出钢丝网板(使用快易收口网可不取出),浇筑完成周围梁板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但是,这种先浇筑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再浇筑周围梁、板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是比较麻烦的,主要表现在:首先,节点核心区的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用量很少,但在浇筑时需要专门泵送,施工组织极为不便;其次,周围梁板部位混凝土要在核心区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施工难度较大;最后,节点核心区周围,同时也是梁端箍筋加密区,钢筋非常密集,而钢丝板要求斜向放置,造成施工难度进一步加大。
因此,节点核心区混凝土与梁、板混凝土进行同时浇筑,但是这种浇筑存在的问题是,节点核心区和周围的梁板之间有缝隙,节点核心区域浇筑的高强度混凝土与周围梁柱浇筑的低强度混凝土通过缝隙相互渗透,影响施工质量。目前在不同等级混凝土浇筑时,就是在节点核心区与周围梁板之间放置一排布袋,布袋经过吹气之后鼓起,类似一个圆柱体状,然后填满不同等级混凝土浇筑时的缝隙所在的空间,从而阻止在浇筑中混凝土相互渗透,影响浇筑质量;但是这种浇筑存在的问题是:(1)布袋在吹气鼓起时难免遇到钢筋的尖刺等把鼓起的布袋扎破,施工中无法更换布袋,从而失去效果,浇筑的混凝土发生相互渗透,影响浇质量,需要停工进行处理,影响浇筑施工时间;(2)在使用完工后,布袋取出后,等待下次循环使用,但是布袋的保存没有一个规整的存放,不便于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的混凝土浇筑装置,采用双层气囊,保证气囊填满钢筋缝隙,有效解决单个气囊破裂导致不同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出现渗透,保证浇筑质量,节约施工时间,提高浇筑施工效率;且便于气囊的存放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以及旋转组件;所述第二气囊置于第一气囊内,所述旋转组件置于第一气囊上方;所述旋转组件上设置通气孔;所述旋转组件内设置并行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第一气囊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第二气囊相连通;通过转动旋转组件使得第一进气口与通气孔相连通或第二进气口与通气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本体、压板、限位球头、弹簧以及旋转接头;所述本体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本体一端上套有旋转接头;所述通气孔置于旋转接头上;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均置于本体内;且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轴向相平行;所述限位球头通过弹簧与本体外壁相连接;所述压板垂直贯穿旋转接头以及本体与限位球头外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适用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的混凝土浇筑装置还包括罩在第一气囊上的基座盒,且旋转接头和本体从下自上依次贯穿基座盒,所述旋转接头置于基座盒外部;所述限位球头与基座盒内壁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15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双通连接头
- 下一篇:一种蓝玻璃切割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