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循环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00322.7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龚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电热(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H9/12;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众创致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1 | 代理人: | 汪彩凤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循环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循环加热装置,主要用于对模具循环加热,包括锅炉、一端与锅炉上方连接且与用于冷却水流入锅炉内的进水管、与锅炉连接的循环加热组件、用于控制循环加热组件工作的电控箱;所述循环加热组件包括抽水马达、加热模块,所述抽水马达将锅炉内的水抽至加热模块内部进行加热后,流入模具内部对其进行加热再流回锅炉内;本实用新型水循环加热装置的循环加热组件包括抽水马达、加热模块,其中抽水马达将锅炉内的水抽至加热模块内部进行加热后可流入模具内对模具进行加热,然后再流回锅炉内,且加热模块的加热棒不与水直接接触,可避免水对加热棒产生影响,进而提高了该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模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循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温模机又叫模具温度控制机,最初应用在注塑模具的控温行业。后来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控温精度可以达到±0.1℃。模温机广泛应用于塑胶成型、压铸、橡胶轮胎、辊筒、化工反应釜、粘合、密炼等各行各业。现在温模机一般分水温机、油温机,因为水的比热要比油的大,所以在调控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水温机的媒介导热效果要好得多,加热效率也较为高效,以水为媒介,只需要连接自来水即可,使用方便,且无污染。
然而现有的温模机大多采用以下方式:即直接将加热棒放入锅炉内对水进行加热,采用此方式加热板的使用寿命低,经常使用,故障率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水循环加热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循环加热装置,主要用于对模具循环加热,包括锅炉、一端与锅炉上方连接且与用于冷却水流入锅炉内的进水管、与锅炉连接的循环加热组件、用于控制循环加热组件工作的电控箱;
所述循环加热组件包括抽水马达、加热模块,所述抽水马达将锅炉内的水抽至加热模块内部进行加热后,流入模具内部对其进行加热再流回锅炉内,且加热模块的加热棒不与水直接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下端伸入锅炉内且与电控箱连接的热电偶。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端与锅炉下方连接且用于排出锅炉内部冷却水的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上方还设置用于检测其内部压力的压力表以及用于排出锅炉内部压力的排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一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马达、加热模块以及锅炉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加热模块与锅炉之间的连接管与模具内部的水流通道连通,且分别通过L型三角球阀、单向阀与模具连接,当需要对模具进行循环加热时,L型三角阀的流通通道接入模具内,然后通过单向阀流回连接管,当不需要时,加热模块内的水直接通过连接管流回锅炉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相互贴合的上加热块与下加热块、设置于上加热块与下加热块内部的若干加热棒,所述上加热块与下加热块均设置水流凹槽,且两者水流凹槽形成水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上加热块与下加热块均采用铝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上加热块与下加热块为一体式结构,且内部嵌设水管,水管内部形成水流通道,将加热棒与水管定位后采用铝铸造工艺。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加热棒呈双层布置,且分别位于水流通道的上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通道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处均设置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水循环加热装置的循环加热组件包括抽水马达、加热模块,其中抽水马达将锅炉内的水抽至加热模块内部进行加热后可流入模具内对模具进行加热,然后再流回锅炉内,且加热模块的加热棒不与水直接接触,可避免水对加热棒产生影响,进而提高了该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电热(厦门)有限公司,未经中日电热(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03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草耙的双扭簧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镜头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