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卧式直连单级双吸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98471.4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9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轮泵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42;F04D29/44;F04D29/66;F04D29/62;F04D29/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红光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卧式 直连单级双吸 离心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卧式直连单级双吸离心泵,具体涉及离心泵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电机和泵体,所述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泵体,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机和泵体下方的固定平台和连接平台,以及连接在泵体一侧的密封组件;所述固定平台底部固定连接有减振组件和伸缩杆,所述连接平台两端连接有移动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泵体与电机的底部安装减振组件,防止因振动影响泵体与水管的连接,同时也使得电机能够平稳运行,不会损伤电机;通过安装两组伸缩杆和移动组件,能够方便移动运输整体设备;在泵体的吸入端设置密封组件,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不会因为长时间的工作导致连接口松动漏液,影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卧式直连单级双吸离心泵。
背景技术
单级双吸式离心泵又称单级双吸式中开泵,与其他泵相比较的话最明显的特征是两个吸液口,所以这种泵的流量通常很大,入口液体同时进入叶轮中心区域,高速旋转的叶轮在离心力的作用将液体甩出,叶轮中心就形成低压区,入口液体在大气压作用下,源源不断地流向低压区,即进入叶轮中心后又被甩出的循环过程,还可以根据需要,更改泵轴旋转方向,能够输送不含固体颗粒的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其他液体,被广泛应用于工厂、城市、矿山、电站、农田、水利工程等领域。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卧式直连单级双吸离心泵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出水流量较大,在工作时产生振动较大,长时间的振动会导致水管与吸入口的连接处发生松动甚至脱离吸入口,影响吸液工作,同时还会对电机造成影响,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而且现有的卧式直连单级双吸离心泵由于体量较大,在移动运输方面需要通过小型吊机进行吊运移动,运输过程非常繁琐,不易于离心泵工作场景的转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工作效率。
因此,发明一种节能型卧式直连单级双吸离心泵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型卧式直连单级双吸离心泵,通过在泵体的底部设置减振组件,通过减振组件有效缓冲掉泵体工作时产生的振动;泵体底部还安装移动组件,便于整体设备的移动运输,以解决现有离心泵工作时振动幅度较大和不便移动运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卧式直连单级双吸离心泵,包括电机和泵体,所述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泵体,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机和泵体下方的固定平台和连接平台,以及连接在泵体一侧的密封组件;所述固定平台底部固定连接有减振组件和伸缩杆,所述连接平台两端连接有移动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器和弹簧,所述减振器和弹簧的顶部均连接固定平台,所述减振器和弹簧底部均固定安装在连接平台顶部。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螺纹杆、连接件和滚轮,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在连接平台顶部四周,所述连接件底部开设螺纹槽,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滚轮,所述连接件底部螺纹连接螺纹杆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环形箍紧件和螺丝,所述密封圈固定连接在泵体一端,所述密封圈一侧设置有环形箍紧件,所述环形箍紧件一端固定连接螺丝。
优选的,所述连接平台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平台顶部两端居中开设通孔,所述固定孔和通孔均为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开设有八组,所述通孔开设有两组,所述通孔开设在伸缩杆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为液压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减振器为弹簧阻尼减振器,所述减振器设置有六组。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四组。
优选的,所述固定平台为方形平台,所述固定平台由合金工具钢材质构成。
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有六组或十二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轮泵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轮泵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984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