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花布生产用的印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94454.3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3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黄伟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柳纺织科技沭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B41F23/04;B41F31/08;B4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花布 生产 印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花布生产用的印染装置,包括机座、电机二和印墨盒,所述机座之间设置有印花轮,所述印花轮一端设置有所述电机二,所述印花轮上方设置有转印轮,所述转印轮一端设置有电机一,所述机座一侧壁上设置有弹簧支板,所述弹簧支板上方设置有辅助定位轮,所述机座上方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方一侧设置有所述印墨盒,所述印花轮与所述机座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二与所述机座通过螺钉连接。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支板和辅助定位轮,能够对印花好的布料进行辅助定位,避免布料印花后定位困难造成印花质量差,提高了印花布生产用的印染装置的印染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花布生产用的印染装置。
背景技术
印花布是用坯布印花纸高温印染加工而成,唐宋时期已很盛行,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曾深受人们的喜爱,被作为陪嫁被褥、衣服的必备品。
目前,现有的印花布生产用印染装置大都直接对转印好的布料直接印花,由于布料较薄,容易使布料印花后定位困难造成印花质量差,降低了印花布生产用的印染装置的印染质量,其次,现有的印花布生产用印染装置大都采用简易结构,由于布料印花后表面湿润,容易使布料印花后收卷沾染造成印花串色,不能满足印花布生产用印染装置使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印花布生产用的印染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印花布生产用印染装置,由于布料较薄,容易使布料印花后定位困难造成印花质量差,降低了印花布生产用的印染装置印染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印花布生产用的印染装置,包括机座、电机二和印墨盒,所述机座之间设置有印花轮,所述印花轮一端设置有所述电机二,所述印花轮上方设置有转印轮,所述转印轮一端设置有电机一,所述机座一侧壁上设置有弹簧支板,所述弹簧支板上方设置有辅助定位轮,所述机座上方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方一侧设置有所述印墨盒,所述印花轮与所述机座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二与所述机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印花轮与所述电机二通过键连接,所述电机一与所述机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机一与所述转印轮通过键连接,所述转印轮与所述机座转动连接,所述弹簧支板与所述机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辅助定位轮与所述弹簧支板转动连接,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机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印墨盒与所述机座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印墨盒内侧设置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一端设置有滴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泵能够将所述印墨盒内的印料进行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印花轮一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一侧设置有滑行台,所述滑行台中部设置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网上方设置有风干罩,所述风干罩内侧设置有挑轮,所述风干罩上方设置有热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热风机能够对印好后的布料进行风干。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泵与所述印墨盒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滴料管与所述输送泵插接,所述滴料管与所述印墨盒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滴料管能够对所述转印轮进行滴料。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与所述机座插接,所述滑行台与所述机座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行台方便对印花好的布料进行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网与所述滑行台通过卡槽连接,所述风干罩与所述滑行台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风干罩能够对印花好的布料进行风干。
进一步的,所述挑轮与所述风干罩转动连接,所述热风机与所述风干罩通过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柳纺织科技沭阳有限公司,未经红柳纺织科技沭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94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