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建筑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92652.6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3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帅 |
主分类号: | E02D27/34 | 分类号: | E02D27/34;E02D27/12;E02D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林燕 |
地址: | 410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建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建筑桩,包括桩承台、桩基和桩头,所述桩承台底部通过支撑柱与桩基连接,所述桩头设于桩基底部,所诉桩基上表面环绕支撑柱设有抗震环,所述抗震环与桩承台之间连接设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桩基周面上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桩承台连接的第二缓冲机构,所述桩头周面上设有倒刺支撑,所述桩头底部居中设有锥形头,所述桩头底部环绕锥形头设有若干定位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方便定位放置打桩,缓冲、抗震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抗震建筑桩。
背景技术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各种办公、住宿、娱乐的需要,楼房越盖越多、越盖越高,在兴建建筑物之前,在地基上打下建筑桩是目前常见的建筑施工工法。建筑桩一般包括桩头、桩基和桩承台,一般桩头结构单一,不能有效定位支撑,刚开始进行打桩时还要进行外物辅助支撑,增加使用繁琐性;为实现抗震,一般在桩基和桩承台之间设置抗震垫,使其能够吸收地震波的能量,但这些抗震垫往往只能对地震纵波产生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抗震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便定位放置打桩,缓冲、抗震效果好的一种抗震建筑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震建筑桩,包括桩承台、桩基和桩头,所述桩承台底部通过支撑柱与桩基连接,所述桩头设于桩基底部,所诉桩基上表面环绕支撑柱设有抗震环,所述抗震环与桩承台之间连接设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桩基周面上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桩承台连接的第二缓冲机构,所述桩头周面上设有倒刺支撑,所述桩头底部居中设有锥形头,所述桩头底部环绕锥形头设有若干定位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连接设有极性相同的磁铁一和磁铁二,所述桩承台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磁铁一设于凹槽内,所述磁铁二固定于抗震环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油缸、滑块和支撑杆,所述油缸固定连接于滑槽内,所述油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连接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设于油缸外侧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限位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桩承台下表面铰接,另一端与滑块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油缸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诉活塞上设有导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上套接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连接油缸。
进一步的,所述桩基周面上设有加强筋,所述滑槽设于相邻加强筋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倒刺支撑向上倾斜,倾斜角度为60°-70°。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头长度大于锥形头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抗震环由防腐蚀的硅胶胶垫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利用桩头底部的定位头可以方面的进行定位放置,而且可以提供稳定支撑效果,在初始打桩时不在需要额外的装置或手扶桩基防止建筑桩偏移;利用桩头周面上的倒刺支撑,可以更进一步的提高建筑桩的稳定性;在桩基和桩承台之间设置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可以极大的增强建筑桩的抗震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震建筑桩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桩承台,2、桩基,3、桩头,4、支撑柱,5、抗震环,6、滑槽,7、倒刺支撑,8、锥形头,9、定位头,10、弹簧,11、磁铁一,12、磁铁二,13、凹槽,14、油缸,15、滑块,16、支撑杆,17、活塞,18、顶杆,19、导流孔,20、加强筋,21、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帅,未经李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926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柔性玻璃的侧面封胶结构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耐泥浆防水铠装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