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压通气面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92458.8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3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师 |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 代理公司: |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许翔 |
| 地址: | 11300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压 通气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压通气面罩,该面罩包括能够与患者面部形成密封的面罩本体,在该面罩本体外侧、对应患者鼻腔位置设有接管;在接管的两侧设有姆指压槽。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将面罩本体戴在患者面部,使接管对应患者鼻腔位置,将接管与麻醉螺纹管相连为患者进行供氧,同时双手姆指通过姆指压槽按压面罩本体,双手的其余四指上提患者下颌角,使下牙在上牙的前上方,形成地包天形式,到达开放气道的目的,从而进行临床麻醉和急救工作。由于面罩本体上设有姆指压槽,使得姆指能够有效的按压在面罩本体上,不会出现打滑现象,保证气道开放效果,减少对临床麻醉和急救工作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正压通气面罩。
背景技术
在临床麻醉和急救工作时,都会使用面罩给患者进行正压通气,通常采用CE手法和双手托下颌法。对于特别肥胖面罩通气困难或头面部外伤等特殊情况,多数都采用双手托下颌法。根据人体工程力学规律,每个人双手的功能位可以发出最大和最持久的力量,从医学角度来说,肌肉收缩也只能坚持5分钟左右,但每次急救病人可以长达几小时,尤其在医院外无法建立人工气道时,功能位下进行面罩通气是解决因各种原因导致面罩通气困难的最有效用力和最节省体力的方式。面罩通气的前提是开放气道,传统面罩正压通气是用双手拇指按压面罩,其余双手四指上提患者下颌角,尽量使下牙在上牙的前上方,到达开放气道的目的。但是,现有的面罩都缺乏有效的姆指着力点,姆指难以压住面罩,出现打滑现象,难以有效的使患者下牙在上牙的前上方,气道开放效果较差,极大的影响临床麻醉和急救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面罩体上设有姆指着力点,避免姆指按压时出现打滑,保证气道开放效果,减少对临床麻醉和急救工作产生影响的正压通气面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面罩包括能够与患者面部形成密封的面罩本体,在该面罩本体外侧、对应患者鼻腔位置设有接管;其特点是:在接管的两侧设有姆指压槽。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将面罩本体戴在患者面部,使接管对应患者鼻腔位置,将接管与麻醉螺纹管相连为患者进行供氧,同时双手姆指通过姆指压槽按压面罩本体,双手的其余四指上提患者下颌角,使下牙在上牙的前上方,形成地包天形式,到达开放气道的目的,从而进行临床麻醉和急救工作。由于面罩本体上设有姆指压槽,使得姆指能够有效的按压在面罩本体上,不会出现打滑现象,保证气道开放效果,减少对临床麻醉和急救工作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填补了此类面罩的空白,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能够与患者面部形成密封的面罩本体1。面罩本体1的边缘处设有带有充气管4的充气橡胶垫3。姆指按压面罩本体1时,充气橡胶垫3能够紧扣在患者面部,从而使面罩本体1与患者面部形成密封。同时,通过充气管4的充放气即可调整充气橡胶垫3的松紧度,从而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在该面罩本体1外侧、对应患者鼻腔位置设有接管2。在接管2的两侧设有条状姆指压槽5。在该姆指压槽5内侧设有多个摩擦颗粒6,用以提高拇指按压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打滑现象的发生。在姆指压槽5外侧还设有用于防止姆指向外滑动的外脊7。所述接管2在连接麻醉螺纹管的同时,还可串接用于检测呼吸末二氧化碳采样管。这样,在正压通气的同时检测患者的呼吸末二氧化碳,提示正压通气是否有效,二氧化碳能否顺利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师,未经刘晓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924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玫瑰精油袋的丰胸内衣
- 下一篇:一种地刷及清洁装置





